第十七課 打印圖形
[日期:2014-05-19] | 作者:信息技術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一、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使學生掌握打印預覽的操作方法。
2.使學生掌握頁面的設置方法。
3.使學生掌握打印機的設置及打印圖片的方法。
技能方面:
1.培養學生規劃頁面的能力。
2.培養學生操作使用打印機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方面: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
1.頁面的設置。
2.打印機的設置和打印圖片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頁面的設置。
四、教學方法
1.演示法。
2.實踐法。
3.觀察法。
五、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
多媒體網絡教室。
六、課時安排
0.5課時(可以與第十八課合并為1課時)。
七、教學過程(見下表)
教學內容、步驟與方法 |
學生活動內容與方式 |
預期效果與備注 |
一、導入課題 教師展示學生使用組合圖形的方法畫出的圖畫,提出將其中較優秀的作品打印出來,由此引出課題。 二、新課 1.打印預覽 教師說明:在打印圖片前,先預覽打印效果,并根據預覽情況修改頁面(即紙張)設置,以獲得最佳的打印效果。 教師以打印“果盤”文件為例,邊講解邊演示打印預覽。 教師布置任務: (1)調出“果盤”文件,練習打印預覽操作方法。 (2)試一試打印預覽窗口中各按鈕的作用是什么? (3)試一試什么情況下圖片會被拆分為兩頁打印? 2.頁面設置 教師以打印“果盤”文件為例,介紹頁面的設置的作用。 教師演示設置頁面的方法后,要求學生上機操作。 3.打印機設置 教師講解打印機的設置方法后要求學生上機操作。 三、課堂練習 教師挑選幾幅圖畫,由學生完成頁面設置以及打印的操作。
四、課堂小結 教師與學生共同小結學習內容,強調打印作品時要注意對作品的擺放位置、紙張的大小等進行全面的規劃。 五、布置作業 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能力,創作一幅自己滿意的作品,并把作品打印出來。 |
學生與教師一起欣賞、評價作品。
學生觀看教師演示,學習打印預覽的操作方法。
學生練習打印預覽的操作方法。
學生思考問題并通過實踐解決問題。
學生學習頁面設置的方法,上機練習頁面設置并再次觀察打印預覽的效果。
學生學習打印機設置方法。
學生練習打印機的設置方法,完成打印圖片的操作。
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小結。 |
在欣賞、評價作品的過程中,重點評價畫圖的技巧。 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學生可以掌握打印預覽的操作方法。 學生可以順利進行打印預覽的操作。
經過實踐,學生可以了解打印預覽窗口中各按鈕的作用。部分學生可以得出當畫紙的寬度或長度超出一張打印紙的寬度或長度時,圖片就會被拆分為兩頁打印。
學生可以掌握頁面設置的方法。
學生可以掌握打印機的設置方法,學生可以較順利完成打印圖片的操作。
學生可以完成任務。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進行頁面的規劃。
學生可以復習鞏固本課所學知識。 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和能力。 |
八、板書
第十七課 打印圖形
一、打印預覽
單擊“文件”/“打印預覽”。
二、頁面設置
單擊“文件”/“頁面設置”。
三、打印機設置以及打印圖片
單擊“文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