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2025年成都市春季菜單培訓暨《“兩個結合”融入高中思政課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系列研討活動 ——雙流立格實驗學校高三政治付攀老師時政熱點專題課
[日期:2025-03-28] | 作者:高中政治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5年成都市春季菜單培訓暨《“兩個結合”融入高中思政課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系列研討活動
——雙流立格實驗學校高三政治付攀老師時政熱點專題課
3月28日,于春和景明之際,成都市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高中政治組成功舉辦高三政治二輪復習專題研討活動。本次活動聚焦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以“農業新質生產力”為軸心,通過優師示范、專家論道、教研共享、數據賦能四大維度,構建起貫通理論闡釋與實踐智慧的備考生態鏈。來自成都市中心教研組、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及各區縣骨干教師代表共襄盛舉,共同見證了一場集學術高度與教育溫度于一體的思想盛宴。
第一環節:時政鑄魂·思維筑基——付攀老師示范課
付攀老師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權威解讀影像為引,運用“情境浸潤—問題驅動—價值升華”三維教學法,開啟學生對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深度思辨。視頻播放結束后,學生積極分享“智能農機”“綠色農業”“產業鏈融合”等關鍵詞,課堂迅速聚焦“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現代化”的核心議題。付老師從理論定義、現實意義與實踐路徑三個維度展開教學,將抽象政策語言轉化為具象學科知識。
分析時政主觀題時,付老師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生積極思考,交流互動,運用所學知識,條分縷析地解讀材料。展示環節,上臺展示的同學有條不紊地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論點明確,論據有力,其他同學勇于發表不同看法,對展示同學的觀點進行補充和修正,顯示出他們較好的素養能力。付老師通過生生互評、教師總結點評將課堂引向深度和高度,展現了教學評一致性的要求。
第二環節:明師論道·備考方略——蔡老師專業評議與策略指引
成都市中心教研組成員,棠湖中學蔡敏老師對示范課給予高度評價。蔡老師認為付攀老師的這堂課“以國家戰略為經,以學科素養為緯,織就了一幅政策邏輯與學術邏輯交融的備考藍圖”。蔡老師指出,付攀老師的課堂既立足宏觀視野,將中央一號文件的頂層設計娓娓道來,又扎根微觀實踐,通過例題微觀激活學生思維,精準呼應高考“價值引領、能力為重”的命題導向。課堂中層層遞進的問題鏈設計,通過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維設計,有效錘煉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與實證分析能力,彰顯“強基固本、提質增效”的復習理念。
針對后期備考,蔡老師提出“雙輪驅動”策略:一是做加法,教師需深化試題研究,構建“全國卷命題趨勢圖譜”與“四川特色考點數據庫”,從海量真題中提煉規律性認知;二是做減法,學生需強化思維訓練,通過“時政術語學科化”“學科原理情境化”的雙向轉化練習,突破“死記硬背”的窠臼。她特別強調,“減負不是降低標準,而是剔除無效冗余;精準備考的關鍵在于用教師的‘深度研究’置換學生的‘低效重復’。”第三環節:教研共美·機制生輝——李萍老師詮釋雙流中學“科學教研范式”
雙流中學高三政治教師李萍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為綱,分享該校教研高地的制勝密碼。
李老師以“精研深耕,聚力共贏”為綱領,系統闡釋了該校政治教研組的創新實踐。她首先以“名師風采”板塊全景式呈現教研組教師“因材施教、守正創新”的育人理念與教學風格,繼而重點圍繞四大維度展開論述:在教研機制層面,構建“政策解讀—學情診斷—命題研究”協同攻關機制,形成“日研討、周會商、月總結”的閉環管理體系;課堂教學嚴格遵循“三講三不講”鐵律(講重點、難點、易錯易混,不講學生已會、學生自學會、學生不講也會),實現課堂效能的靶向提升;講評環節確立錯題審計、審題講練等七步規范流程,為學生理解運用構建系統化路徑;課后管理構建“精準練習—錯題追蹤—心理護航”三維體系,為學生織就科學備考的全鏈條網絡,以此彰顯教研創新與育人實效的深度耦合。
第四環節:數據導航·精準提質——杜梅老師二診診斷報告的戰略解碼
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政治教研員杜梅老師以《細析二診得失 精研策略促飛躍》為主題,“用數據說話,以智慧領航”為方法論,發布高三二診深度分析報告。基于全區高三二診數據,杜梅老師從成績分析、問題溯源、改進建議三個層面展開科學研判。
此次研討活動立足時代命題,深耕備考實踐,既展現了雙流區政治學科教學的深厚底蘊,也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復習備考提供了創新范式。教育者的使命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點燃學生胸懷家國的精神火炬。我們期待以‘農業新質生產力’這一小切口,助力學子讀懂中國治理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