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教學 反思
[日期:2021-06-02] | 作者:歷史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
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教學反思
本課做得比較到位的地方: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落實核心素養,構建時空觀念
本課的主題是民族政治問題,涉及的民族多,特點是疆域范圍大,學生不容易對本課的整體把握。如何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學生構建歷史學科的時空觀念,是我在課前思考的問題,因此我設計了兩個希沃游戲-(1)清朝初期的哪些邊疆地區出現了危機(2)清朝疆域的四至。課后,我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大部分學生對疆域的概念是比較清楚的。
-
加強史料教學,構建教學情境,育養健全人格
備課時,我和備課組的老師群策群力,認真健全人格框架體系、要素,反復琢磨教材內容,提煉本課所涉及的歷史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收集他們在面臨外敵入侵和內部憂患時果決處理的相關史料,將課文分為四個部分——“滿用漢法治天下”“亮劍寶島固東南”“統籌全局開太平”“恩威并施納百川”,以“萬里江山是一家”構筑本課課魂。如鄭成功給荷蘭總督揆一的書信,康熙親征噶爾丹時誓言,土爾扈特東歸等史料。這些史料簡明扼要,內容精煉,感染力強,展現了這些杰出人物非凡的氣度和魄力,深深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力求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學科立德樹人的目標。
三、采用小組競答的教學方法,創設問題情境
本課四個子目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既采用了視頻圖片資料放映、創設問題、課外延伸、聯系實際、歸納、總結等方法,層層剖析,較有效地實現了三維目標。又讓學生自主學習,尋找答案。本課采用的多種教學方法利于激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駕馭知識,改變了以前只以模仿、繼承、積累和重復前人的固定知識的守舊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綜合探究能力及創新精神。
本課存在的不足:
-
如何根據實際,組建合作小組,保證組內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這個問題還有待于繼續探討。
-
由于本課內容較多,因此討論的時間和學生回答的時間略倉促。
-
處理“恩威并施納百川”這一環節,,學生討論的時間較倉促,人物形象不夠豐滿,導致學生感知杰出人物的魄力和果敢情感激發不足。
以上幾點還有待進一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