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立格實驗學校生物教研組簡介
[日期:2024-09-10] | 作者:生物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成都立格實驗學校生物教研組簡介
生物教研組是學校眾多教研組中一支非常優秀的隊伍,既充滿活力,又具有豐富的經驗。7名教師中有1名正高級教師,3名中學高級教師,3名中學一級教師構成。包括生物教研組組長雷智(負責常規教研)、生物教研組副組長張淼玲(負責生物教研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總課題組組長龍姿君(負責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開發與實施)、綜合實踐跨學科課題組組長曾思敏、蒲明海、王靜和蔡晨曦7位年輕的專業教師;所有教師都是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這支年輕的教師團隊里每位教師既有各自的教學特長、特色,又有團隊的合作精神。在各級、各類課題研究;賽課活動和論文評比中都取得了豐碩的成績。在成都立格實驗學校(原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舉辦的歷屆教育教學教研常規考核中,被評為“先進教研組”。
教學與教研方面: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生物教研組所有老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在歷屆生物畢業會考中,全校平均成績均位列全區前三名。同時,本組有龍姿君和張淼玲兩位教師分別于(2013年、2016年)參加四川省初中生物優質課賽課獲全省一等獎;蒲明海老師在“2015年四川省綜合實踐活動現場會”上展示課;雷智老師2018年12月在四川省校長協會高效課堂展示評比中榮獲省一等獎;曾思敏老師在我校“人人獻課”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在我校特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引領下,生物教研組三位教師分別有龍姿君、雷智、張淼玲;參加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一屆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學術年會說課或現場課比賽均獲全國一等獎;另外還有多位老師在各級、各類賽課中獲獎。
論文發表方面:2016年3月,龍姿君、張淼玲撰寫的論文《“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測定與分析”實驗改進》在全國生物科學類核心期刊、中國科協優秀期刊《生物學通報》2016年,第51卷,第3期發表。2016年6月,雷智撰寫的《“以畫促學”構建血液循環途徑的概念教學設計》在全國生物科學類核心期刊、中國科協優秀期刊《生物學通報》2016年第6期發表;2017年5月,張淼玲、龍姿君撰寫的論文《實驗教學構建生物學核心概念實踐探索——以“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一節為例》在全國生物科學類核心期刊、中國科協優秀期刊《生物學通報》2017年,第52卷,第5期發表;2014年10月,龍姿君、張淼玲撰寫的論文《雙流縣垃圾處理現狀與展望》在清華大學《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4年第5期發表等。
論文獲獎方面:生物教研組的教師在近幾年全國、省、市等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達50余人次。分別有龍姿君、張淼玲撰寫的論文《實驗教學構建生物學核心概念實踐探索——以“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一節為例》在2016年11月,中國教育學會生物學教學專委會舉辦的“第十六屆全國學術年會,生物課堂實驗教學論文評比”中,榮獲全國一等獎;雷智撰寫的《“以畫促學”構建血液循環途徑的概念教學設計》在2015年11月,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中心舉辦的“2015年北師大版初中生物學論文評比”中,榮獲全國一等獎;蒲明海老師撰寫的《例析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在2012年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年會中榮獲全國一等獎;曾思敏老師撰寫的《走進黃龍溪》在2015年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年會中榮獲全國三等獎。
輔導學生方面:生物教研組教師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四川省、成都市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人次達20余人次。分別有張淼玲老師輔導學生參加第3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實踐活動《“探知風云變幻,氣象服務生活”——校園氣象觀測與探究》榮獲全國十佳科技實踐活動、全國一等獎;龍姿君老師輔導學生參加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實踐活動《體驗勞動,實踐探究——走進彭鎮種植基地》榮獲全國二等獎、四川省一等獎;雷智指導學生生物探究實驗《小水草,大智慧》榮獲四川省初中生物探究實驗視頻比賽一等獎;蒲明海輔導學生開展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雙流縣白河水體污染現狀調查及治理建議研究》在四川省第24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省二等獎;龍姿君、蒲明海、張淼玲、曾思敏等多位教師在成都市科技創新大賽中被評為“優秀輔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