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校園植物葉型多樣
[日期:2016-11-28] | 作者:生物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調查校園植物葉型多樣性
一、活動方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葉型多樣性,進一步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含義;
學會從葉片的整體形狀、葉緣、葉尖、葉脈等方面區分葉型。
2、能力目標:
通過對葉型多樣性的調查,培養學生的觀察及分析能力;
制作葉片標本,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3、情感目標:
調查使學生了解大自然的豐富多彩,養成愛護一草一木的生態學意識。
(二)活動主題及方式
本活動屬于校內活動課,在教室及校園內完成。先在教室中講解葉型的多樣性,復印《植物學》關于葉型分類的內容,畫圖及出示實物幫助學生理解,避免在校園中調查及采集標本時出現盲目的現象。在校園中觀察不同葉型的葉片,每種類型每組采集一個標本。回到教室制作葉片標本,展示出校園植物的葉型多樣性。
(三)活動流程
學生先在教室中,通過教師的講解,聯系自身的日常生活常識及觀察,對葉型多樣性進行初步了解及認識,然后各小組按照線路有秩序地調查校園植物的葉型多樣性及采集標本。教師特別強調紀律,上下樓需要安靜,在校園中要按照規定路線行走,禁止吵鬧,不允許過多采摘葉片,每種標本每組僅采集一片。對于葉片過大不便采集的(如:蓖麻),教師用照相的方式收集其葉型多樣性信息。將所摘葉片標本帶回教室,處理后粘貼在彩色卡片紙上,寫好每種標本的葉型多樣性信息,用彩色筆美化作品。通過調查及標本制作,學生可以清楚感受到葉型多樣性。
校內活動路線:太陽門為路線起點,沿右邊通道到操場,沿操場右側到正對食堂大門的路上,從操場另一側沿風雨走廊走回國旗臺。
整個校內活動過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前培訓組長,負責組織組員。各小組沿途觀察并采集葉片葉型標本,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講解答疑,負責維持全班的活動秩序及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安全。
(四)所需資源
學生準備:彩色卡片紙、水彩筆、鉛筆、透明膠帶
教師準備:各種葉型實物標本、記錄表格
(五)課時安排
共三課時
第一課時:葉型分類相關知識講解,分類的方法及依據;分組;講解標本采集及記錄方法。
第二課時:到校園中調查植物葉型多樣性,標本采集及數據分類記錄。
第三課時:葉型多樣性標本作品的制作,整理表格的記錄數據。
二、教學過程
1、把復印的《植物學》中有關葉型分類的資料發給學生。講解葉型多樣性,借助畫圖及實物標本幫助學生理解各種分類形式。
整體形狀:卵形、披針形、線形、倒卵形、長橢圓形。
葉緣:全緣、鋸齒、波狀、深裂。
葉尖:漸尖、尾尖、鈍尖、倒心形。
葉脈:掌狀脈、羽狀脈、平行脈、射出脈。
葉基:心形、耳垂形、箭形、楔形、戟形、圓形。
葉裂:掌狀全裂、羽狀全裂、掌狀深裂、羽狀深裂、掌狀淺裂、羽狀淺裂。
2、將全班學生分成6人一組的小組,共同采集記錄及制作標本。確定分工,組長負責組織召集組員,維持紀律;小組成員做好記錄、標本采集及歸類、葉型多樣性數據記錄等工作。
3、到校園中觀察采集各種葉型的葉片并采集標本,每種類型每組采集一個標本。
4、回到教室,處理標本。清洗、晾干并整理好形狀,按照葉型進行分類粘貼到彩色卡紙上,從整體形狀、葉緣、葉尖、葉脈、葉裂、葉基等方面對粘貼的每種標本進行描述。
5、每個小組統計整理上節課所記錄的葉型多樣性數據,填寫葉型多樣性調查表。
校園植物葉型多樣性調查表
葉片整體形狀 |
闊卵形 |
卵形 |
披針形 |
闊橢圓形 |
長橢圓形 |
倒闊卵形 |
倒卵形 |
倒披針形 |
線形 |
劍形 |
||||||||||
|
|
|
|
|
|
|
|
|
|
|||||||||||
葉緣的基本類型 |
全緣 |
鋸齒 |
牙齒 |
鈍齒 |
波狀 |
深裂 |
全裂 |
|||||||||||||
|
|
|
|
|
|
|
||||||||||||||
葉裂的類型 |
掌狀全裂 |
羽狀全裂 |
掌狀深裂 |
羽狀深裂 |
掌狀淺裂 |
羽狀淺裂 |
||||||||||||||
|
|
|
|
|
|
|||||||||||||||
葉尖的類型 |
漸尖 |
銳尖 |
尾尖 |
鈍尖 |
尖凹 |
倒心形 |
||||||||||||||
|
|
|
|
|
|
|||||||||||||||
葉基的類型 |
心形 |
耳垂形 |
箭形 |
楔形 |
戟形 |
圓形 |
偏形 |
|||||||||||||
|
|
|
|
|
|
|
||||||||||||||
葉脈的分布形式 |
掌狀脈 |
掌狀三出脈 |
羽狀脈 |
平行脈 |
射出脈 |
|||||||||||||||
|
|
|
|
|
班級: 組員:
三、活動總結
本次課主題為“調查校園植物葉型多樣性”,以校內活動課的方式進行,共三課時。學生用一節課時間,學習了植物葉型的多種分類方式,將從整體形狀、葉緣、葉尖、葉裂等多各方面,進行葉型多樣性調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校園中觀察、調查及記錄植物的葉型,并適量采集不同葉型種類的葉片標本,小組填寫葉型多樣性統計表,并制作展示葉型多樣性的葉片作品。
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親自動手統計各種葉型多樣性數據,鍛煉了數據處理和統計能力的同時,直觀認識了葉型的多樣性,進一步加深了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校內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明確成員分工,整個過程中組織紀律較好,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活動中強調環保,愛護綠色植物的生態學觀點,采集各種葉型的葉片標本時,同學們基本做到了合理適量采集,每種葉型的葉片標本只采集一片,且盡量收集形態完整的落葉。展示葉型多樣性的作品的制作,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直觀展示出了活動成果。
學生以輕松的心情完成整個活動課過程,體會邊學邊做、邊做邊學。通過用眼觀察、動手制作獲得的直觀感性認知,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本次活動課在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