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區聯合陳國華名師工作室舉辦八年級數學“學為中心”主題教研活動
[日期:2025-03-14] | 作者:數學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3月14日,雙流區初中八年級數學教研會聯合陳國華名師工作室研修活動在成都立格實驗學校舉行,全區八年級數學教師齊聚一堂,圍繞“基于‘學為中心’的學習任務設計與實施”主題展開深入研討。此次活動通過課例展示、專題講座、課標解讀等多維形式,呈現了一場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教學研討盛宴。
活動以同課異構的形式拉開序幕。陳國華名師工作室學員羅元老師采用創新“操作體驗式”教學法,通過組織學生動手制作平行四邊形模型導入新課,借助幾何畫板動態演示突破重難點,并以微課視頻深化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性質的理解。雙流區怡心第一實驗學校劉志兵老師則以生活實例為切入點,通過“問題鏈”設計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探究,充分展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專題講座環節,雙流區陳國華名師工作室導師陳國華以《“學為中心”課堂的建構路徑》為題,系統闡述了學習任務設計的五大原則:情境真實性、思維進階性、活動探究性、評價伴隨性和技術融合性。他特別強調:“新時代數學課堂要變‘教的設計’為‘學的設計’,通過結構化任務群搭建學習支架,讓深度學習真實發生。”
課標解讀環節掀起研討會的新高潮。棠湖中學實驗學校的三位教師組成研究團隊,結合具體課例對“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新課標要求進行可視化解讀。成都立格實驗學校代表則聚焦“學業質量標準”,通過對比分析新舊課標的變化,提出“教學評一體化”的實踐策略,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可操作的參考方案。
雙流區初中數學教研員李志江老師在總結中指出:“本次活動既有接地氣的課堂實踐,又有高站位的理論引領,特別是兩位教師的同課異構展示了不同的教學智慧。希望各校以‘學習任務設計’為突破口,持續深化課堂改革,讓核心素養培養真正落地生根。”
下一條:沒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