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縣數學學科帶頭人蘇建
[日期:2014-05-21] | 作者:數學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蘇建,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西南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畢業。一直擔任初中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多次獲省、市、縣教育科研成果獎和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先后獲市優秀閱卷教師、縣學科帶頭人、優秀共產黨員、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名優教師等榮譽稱號。
班主任工作中,組織協調能力強,堅持以育人為本,嚴愛結合,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善于根據思想教育的原則、方法,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個性特點和思想實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的工作方法,所教班的班風正、學風好,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強,廖庭立、范玲、楊雪妙等3位同學被評為校、縣優秀學生干部,李曉陽、劉文浩等十五人被評為校、縣三好學生。
1998年9月—2000年7月,任雙流中學初2000級5班班主任,所教班被評為校先進集體,班務綜合考評獲一等獎;2000年畢業會考暨升學考試,所教班的畢業率100%,有28人升入重點高中,名列全縣第三。
2000年9月—2003年7月,任雙流中學初2003級3班班主任,所教班三次被評為校先進集體,班務綜合考評三次獲一等獎;2003年畢業會考暨升學考試,畢業率100%,有42人升入重點高中,名列全縣第一。
2003年9月—2006年7月,任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初2006級5班班主任,所教班被評為校先進集體,班務綜合考評兩次獲一等獎,廣播操比賽二等獎,兩次運動會團體總分分別名列第二名、第一名;初2006級5班在2004——2005學年度期末統考中語文、數學、物理平均分、優生率都名列全校第一。
教學工作務實創新,對所教學科具有系統的、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教學經驗比較豐富,運用專業知識能力強,能準確地根據大綱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設計教學,教學方法靈活,因材施教,富有教育性、啟發性和創造性,逐步形成“變教為誘,探究創新”的教學風格。2002年參加雙流縣學科教學大比武榮獲初中數學教學第一名,獲雙流縣初中數學學科帶頭人稱號。2002年10月縣數學學科教研活動中承擔了專題講座《初三數學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受到教研員和骨干教師的好評。2004年2月主講省級科研課題結題展示課《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受到省、市驗收專家、課題組專家和實驗教師的好評。
2000年指導學生參加成都市初一數學運算能力競賽李小陽、王科、邱誠三人獲市一等獎(雙中共9人),張爽、張宇二人獲市二等獎(雙中共7人),廖庭立獲市三等獎。
2000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初中數學競賽張皖蓉、付薈霖獲省三等獎。
2003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初中數學競賽,李曉陽獲全國三等獎。
2005年指導學生參加四川省初中數學競賽(八年級),劉文浩、賈識楨獲省三等獎,吳鵬奕獲縣一等獎,楊棟獲縣二等獎。
2006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初中數學競賽(九年級),劉文浩、羅永鵬、吳凱獲全國三等獎,楊棟、賈識楨獲縣一等獎。
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強,是校、縣教研骨干,榮獲雙流縣初中數學學科帶頭人稱號,多次成功地主講了縣觀摩課和學科帶頭人巡回示范課,受到好評。2002年9月任雙流縣東升片區初中數學聯組長,每年各年級均要組織一次教研活動。工作認真負責,務實創新,團結協作,積極組織參加各級教研活動。認真學習研討新課標和新教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現代課堂教學和課程改革,把個人經驗與集體智慧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教育研究能力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構成中,從事與教育教學有關的各種實驗、研究的能力。它的潛能和作用不可低估。只有教師的研究能力提高了,對待教育教學問題能以科學的態度去審視,能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就能高屋建領,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我一貫堅持“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積極主動由工藝型、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重視教育科研,以科研促教改,是省級科研課題《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主研教師,主持子課題《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任實驗研究副組長,研究報告、模式的構建、課堂模式分別收入省級科研課題《初中數學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成果集一、二、三)——《雙流教研》2003年增刊,任編委,并負責成果集(三)的收集整理和校訂。該課題已于2004年二月順利結題。
主要科研成果:
任《當代中國教育與教學研究》副主編,該書已于1997年5月出版。任《跨世紀教育與教學研究》(第二卷)編委并于1998年8月出版。
研究論文《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2002年6月獲雙流縣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縣優秀論文一等獎,2002年11月獲成都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并入選省級科研課題《初中數學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成果集二)——《雙流教研》2003年增刊。
研究論文《新課程與當代中國的教育改革》2004年11月獲市二等獎,入選省級科研課題《初中數學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成果集二)——《雙流教研》2003年增刊。
研究論文《一個中等生的成績轉化——初中數學交互式課堂教學個案分析》入選省級科研課題《初中數學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成果集一)——《雙流教研》2003年增刊。
教學設計《初中數學探究性問題教學——建構性探究》2001年6月獲市三等獎,并入選省級科研課題《初中數學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成果集三)——《雙流教研》2003年增刊。
教學設計《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2002年6月獲縣課題成果一等獎。
教學設計《分式的基本性質》2002年6月獲縣二等獎。
科研成果《初中數學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研究報告)2004年9月獲成都市第十屆普教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入選省級科研課題《初中數學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成果集一)——《雙流教研》2003年增刊。
科研成果《初中數學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2006年3月獲成都市首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優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