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學生科學應對成長挑戰,培養積極心理品質,3月28日,我校以“提升抗逆力 賦能心成長”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理主題班會。初2027屆7班班主任劉巧老師通過視頻啟思、逆境共鳴、榜樣引領、資源挖掘、情境演繹等環節,助力學生在互動體驗中筑牢抗逆力,注入心理能量。
破繭成蝶啟思考 逆境吐槽見共鳴
班會以紀錄片《破繭成蝶》拉開序幕。視頻中,毛毛蟲歷經掙扎蛻變為蝴蝶的畫面令學生深受觸動。“生命在挑戰中綻放光彩,逆境是成長的必經之路!”。班主任劉巧老師順勢引出主題:“人生如逆旅,抗逆力是我們逆流而上的翅膀。” 隨后的“逆境吐槽戰”環節,同學們敞開心扉分享真實困境。
榜樣力量引方向 3I理論筑心防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劉老師帶領學生探尋抗逆秘籍,挖掘自身寶藏。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三戰考研、突破科研瓶頸的勵志故事震撼人心。“ 班級“隱藏榜樣”張同學苦練書法三年終成“年級筆鋒”。
在“3I抗逆資源卡”填寫環節,學生從“我是(內在優勢探索)”“我有(外部支持系統)”“我能(成功經驗遷移)”三方面挖掘自身潛能。48張心形便利貼匯聚成黑板上的巨型蝴蝶,象征破繭重生的集體誓言。
情境演繹練實戰 誓言鏗鏘向未來
《怒放的生命》旋律中,全體學生莊嚴宣誓:“以抗逆為刃,破成長之繭!以堅韌為舟,渡青春之河!”據悉,班級后續將開展“抗逆成長日記”活動,持續鞏固心理建設成果。
本節班會課以“認知逆境—學習理論—實踐應用”為邏輯線,展現心理教育的梯度設計;突出學生真實困境、個性化抗逆卡、即興情境解決等動態生成內容,凸顯“以生為本”理念;從“破繭成蝶”視頻到黑板上的蝴蝶展板,意象呼應強化主題感染力;強調3I理論工具性價值,體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