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促提升,專家引領定方向
[日期:2024-12-09] | 作者:物理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4年12月21日,羅中華老師進行了健全人格的典型課例展示,課題名為:《跨學科實踐:地球上的水循環》。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青春主任、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韓軍老師蒞臨現場指導,為該課例將參加第十六屆成都市物理青年教師大獎賽指明了方向。
研課、評課是思維的碰撞,是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討。在專家的指導下,老師們通過探討,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如何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如何通過實驗和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何在課堂中體現信息技術的應用?本節課后,學生的收獲是什么?羅老師和各位老師一起就這幾個問題進行分解和解答。本堂課以任務為驅動,在真實的背景下提出問題并進行猜想,確定了三個任務:溯岷江之源,思循環之理;查水質水量,明變化之因;研節水之策,促環保之行。接著,青春主任也提出了改進意見:水的循環就像人的一生,水循環的過程就是水的三態發生改變的結果;而水循環不僅是成都的水在循環、四川的水在循環、而是全球的水在循環。所以,本堂課可以呈現不同區域的水循環情況;青主任還提到,水循環分為小循環和大循環,所以,需要加入小循環的教學環節。
通過大家共同的研討和專家的指導,羅老師進一步明確了上課的結構和方向,并且對即將進行的比賽充滿了信心。
上一條:千錘百煉始成鋼,深入探究求突破
下一條:綻放光彩顯實力,砥礪前行攀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