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雙流中學實驗學校信息化建設的一些思考
[日期:2017-06-04] | 作者:信息技術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近期學校正在建設小學部,幾個月后將進行學校信息化的軟硬件的建設,中學部的多位領導也提出現中學部信息化建設有很多不足,希望能在下學期一并考慮建設和完善。信息中心作為學校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部門,在這里有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學校能參考。
現狀分析:
一、 硬件的老、舊和不足
學校每年還是投入了一部分資金進行信息化建設的硬件改造,但這種力度是比不上政府對各公辦學校的投入的。教師版塊因為有筆記本電腦補助,各辦公室近年配置的辦公電腦也以中端商務機為主,總體情況良好,不足的主要在以下領域:
①學校教室里雖然全部已安裝多媒體套件,但是問題還是很明顯,根據我在教室上課的感受,投影的亮度和分辨率不高,屏幕太小,只要屏幕上文字稍小,后排學生根本看不清楚,投影的燈泡等需要及時更換。另到目前為止,仍有10個教室的電腦無法上網,承擔教室維護的公司說是因為線路老化,有部分中間折斷,部分端口銹化而接觸不良造成。教室里的部分電腦病毒情況嚴重,網絡上各種插件安裝其中,對上課使用課件造成一定的影響,建議一次性安裝好軟件后安裝還原系統,可防止病毒和不良插件的破壞。
②學生電腦的嚴重不足,按照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配置要求,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生機比應該是12:1,而我校現在的生機比約為30:1,屬于嚴重落后的學校。我們目前只有兩個機房,機房的使用率很高,因此都造成了教務處無法調課,學校其他部門和教師有機房需求時也無法調整,出現必須讓出機房讓學生自習的情況,無法承擔各類信息技術賽課等,我們這樣的學校中學部機房配置最少需要4個。
③網絡設備嚴重老化:現在學校使用的網絡設備和線路多為2003年建校初的設備,服務器目前有4臺,均為近年來新購,能滿足現有需求;路由器近年購買過兩臺,能基本滿足現在需求,其他骨干交換機和線路就全部都是2003年配備的了?,F在的校園網僅為百兆校園網,接入中國電信的路由器受到最大100M的接入限制,如果想繼續提高接入帶寬就必須更換接入路由器;中心交換機和部分骨干交換機多年來逐漸的損壞,最后絕大部分采用百兆光纖收發器的連接方式,這樣也將校園內骨干線路數據交換局限在百兆內;由于部分辦公室線路或端口的損壞和部分地區從一開始就無接入口的原因,采用多個辦公室串聯的形式,這樣中間有一個地方受損,就會出現多個辦公室都出現問題的一種不穩定的連接方式。多年來,在網絡設備上信息中心采用的是滿足目前需求的一種策略,盡量降低成本,但是隨著學校應用的提升,比如大規模推廣慕課或視頻會議這種形式的應用,顯然現在的網絡設備是無法滿足需求的。
④無線覆蓋的混亂:現在的各種醫院、學校、購物中心、車站等均實現了無線網絡的全覆蓋,成都市于2014年提出了“無線城市”的建設方案。實際上我校也是基本實現了無線的全校園覆蓋,只不過我們是以各辦公室為單位布局的,等同于家庭的無線布局,不是以學校為單位建設的。造成的結果就是無線信號多但卻不強;相互之間甚至有一定干擾;接入數量受到限制造成少部分人不能接入;密碼各自為陣,只有到特定的地方才能接入,不是全校統一分配規劃的。采用的所有設備也是家庭用的小型無線路由器,價值僅百塊左右。這些確實不能滿足信息化校園建設的需求了,多年來也曾向學校有關領導提出過改造方案,終因不太成熟而一直擱淺。
二、各種辦公軟件和平臺的混亂
近年來學校各部門領導都對校園信息化建設的軟件提升很重視。
先有數字化圖書管理系統,前后在學校的服務器上安裝使用過三種版本,終因教育部門的統一要求,現在使用全教育系統統一的版本,信息中心也不用具體來管理這個系統。而后有校園網站的改版建設,具體由行政辦劉主任牽頭,由學校各處室和教研組的信息員參與執行,目前使用情況良好。接下來是由張校長牽頭建設的校園辦公系統,目前還在加緊完善和推廣使用,但在推廣使用中受了一定的阻力,學校部分教師和部門人員并不愿意接受這一新事物。然后就是由高校長和文主任牽頭建設的東師理想教學資源平臺和工具,本學期建設完成并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培訓,但是這一陣風過后逐漸歸于平靜,學校還需做進一步的要求,促使教師真正利用這個平臺和工具。最后有學校錄課室和相應軟件平臺的建設,學校教師可以遠程觀課并參與評論,中控室可以對相應材料進行收集和保存。近日,雙流縣教育局又建設了服務于全縣教育系統所有學校和教師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每個教師也將有一個自己的帳戶和相應功能。
但是以上提到的這些校內外的平臺和軟件,它們并不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各自為陣且已無法更改,而更要命的是我們學校目前的這些平臺和功能還不能夠滿足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需要,還需要繼續擴充功能。比如教務處羅主任外出考察到的基于手機APP的家校學習和教育管理平臺(包括翻轉課堂、微課開發、家?;ネɑ?、學生信息系統,教師問卷調查和留言等),以上功能我們目前還沒有。我們參觀成都市泡桐樹中學(一個采用了全走班教學形式的實驗性學校)看到的基于手機的課堂評價系統,教師通過手機在課堂上或課后對學生進行打分評價,學生的自主選課系統,學生通過網絡選擇自己的老師和自己想學習的課程(我們學校因為師資和場地的原因根本不可能采用這種教學組織模式,但是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和選修課是不是可以參考這種模式呢?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真正學生喜歡的嗎?真的是學生想去選的嗎?),這些我們以后需要嗎?
這么多的平臺讓教師反感和抵觸,老師們需要記住多個帳戶和密碼,并有可能各平臺的功能造成重疊,我們要盡量避免,想辦法讓它們盡可能的整合。
三、學校教師信息化素養的還需提升
信息化的各種平臺和工具,需要具備一定信息化素養的教師隊伍,我校教師隊伍總體年輕,但在這方面的表現卻并不突出。
教師方面:
① 很多教師不能很好使用打印機,出現一點問題都不能自己解決,造成極大浪費;
② 常見的基礎辦公軟件如Excel分析數據,視頻剪切轉換等不能熟練使用;
③ 自己電腦中毒,重裝系統和清理刪除軟件等還基本無法自己處理;
④ 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意愿,出現新的系統和軟件后一般帶有抵觸情緒,造成學校相關平臺的使用情況不佳。
教輔方面:
教輔方面年齡層次稍大,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有一臺辦公電腦,主要的表現也是遇到電腦軟硬件方面的問題基本無法自己處理。有的部門連他們自己工作需要的軟件和平臺也無法很好使用,而信息中心的老師因為不從事他們那項工作,也不可能熟悉相應的軟件或平臺,他們還需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多總結,多研究,多問同行。
未來信息化的校園建設應該是教師主動學習掌握信息化的工具和軟件,每個人都要有學習的強烈意愿,能夠熟練掌握自己職能部門的工具和平臺的使用,學校教師在這方面來說還需要加大培訓。
基于以上現狀,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各教室需及時更換投影或燈泡等,逐步用電子白板取代現有的一套,各教室逐步安裝高清攝像頭,并接入校園網絡,有利于學校領導和教師遠程觀課。
2.重點地點,比如學術演講廳,校長室等需能夠開展視頻會議。
3.現階段需至少再配置一個學生機房,解決貢需嚴重矛盾的局面,并到做學生電腦5年一換。
4.教師筆記本電腦補助的3000元/人,做到5年一輪回,因5年后教師筆記本電腦也需淘汰,重新購買;處室辦公電腦若無特殊需求,需做到4年才能要求更換,超過6年一律更換。
5.學校接入中國電信的路由器需要更換,因目前受到接入100M的最大限制,需要繼續提高接入帶寬就只能更換設備。
6.學校網絡設備及布線根據需求更換:若需像雙流中學高中部一樣打造萬兆骨干,千兆到點,那無疑我們現有的所有設備和線路都必須更換,光纖、路由器、交換機和所有雙絞線全部都需要重新布置,耗資十分巨大。我們學校的需求是否要求萬兆骨干,千兆到點還需論證,實際上千兆骨干或許也能滿足需求,需要的資金卻可以節約很多倍。這樣可以保留學校的現有光纖,雖基本上所有設備也需要更換,但購買的設備無需太好,各點的網絡線還是需要重新布置。
7.小學部、食堂和學生寢室需要重新拉光纖、布線,小學部要重點注意點位規劃,不留死角,教室內最好使用電子白板套件,學生機房部局要認真考慮。
8.無線覆蓋取消各辦公室的小型無線路由器,統一重新規劃,覆蓋全校園包括操場和食堂等,無死角。為避免校園周邊偷網,需用帳戶登入,帳戶可規劃為幾個通用的帳戶,分為教師帳戶和學生帳戶,接入數不得低于500人,且能做帶寬限制。
9.負責做學校網絡建設工程的公司,一定要選擇一個技術過硬,實力雄厚能很好承擔售后服務和風險的公司,工程質量要保證。
10.學?,F有的各軟件平臺盡量整合,不要再另起爐灶,避免管理和使用上的麻煩。關于羅主任提到的一些需求,已經通知了東師理想方,他們好象能夠提供相應的支持,正在等待他們的確切回復,另外也可以通知王子系統方,看他們能否提供相應支持。
11.校園網站上的新聞發布,什么類型的新聞應該發布在什么地方?發布新聞通知的規范是什么?有的部門還做的不好,需要召開信息員會議的時候明確。
12.為推進王子校園辦公系統的使用,有的部門還需要強制執行,這需要學校行政層面的要求,靠個人的自覺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13.為推進東師理想教學資源平臺的使用,強制各教研組把“人人獻課”、“綜合實踐匯報課”、“月考”、“半期考試”、“期末考試”,各類賽課等的資源上傳,豐富校內資源庫;下學期舉行一次校內的東師理想學科工具課件制作比賽,促進軟件的使用,并對給予貢獻的教師適當獎勵。
14.中控室的錄課系統上由中控室幫教師保管一份錄課資源,教師自己保管一份,教師再把他們的錄課和微課資源上傳到東師理想平臺,做到了一事三份,已經十分穩妥,中控室不用再向教師提供存放資源帳戶,這樣教師帳戶少了,管理也方便了。
15.加大教師培訓,讓教師多參觀,多學習先進學校,讓他們感受到有的東西真的好,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