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學科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
[日期:2024-04-11] | 作者:信息技術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基于新授課課堂教學范式的基本樣態,我們提出了信息科技學科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
項目化學習
項目化學習是一種建構性的教與學方式,教師將學生的學習任務項目化,指導學生基于真實情境而提出問題,并利用相關知識與信息資料開展研究、設計和實踐操作,最終解決問題并展示和分享項目成果。項目化學習強調“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是學科實踐的重要路徑。
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小組教學的應用形式,旨在通過讓學生共同學習,來實現學生個體以及學生彼此之間學習效果的最大化。合作學習是一種互動式對話式學習,能有效的優化學生的學習生態。
合作學習遵循“自主探究,合作創新”,是以問題解決為中心,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致力于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創造思維的教學模式。運用合作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促成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求知欲。
②改變課堂教學中過于強調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練習的現狀,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③運用良好的評價策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全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④創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為可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操作示范學習
信息科技課程操作性極強,很多上機操作步驟繁瑣,需要老師必不可少地操作示范。示范操作者不一定是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作為操作示范的執行者,甚至可以以視頻/微課的方式作為操作示范學習的對象。
微課題學習
微課題學習是由老師在學科課堂教學的內容中,選取一個問題并把它轉化為課題,制定課題探究方案,組織學生小組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解決所提出的問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