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信息科技組全體成員就本期健全人格典型課例《互聯網搜索》進行了專題研討。從最初選課到多次研討,重點落在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健全人格要素,以及如何優化教學環節,確保教學效果和學生實踐操作的順利進行。
選課依據:
研課和磨課過程:
確定了內容、形式和課題后,大家普遍感覺需要一些環節讓核心健全人格要素凸顯出來。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本課經過研討,最終將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中的兩個要素,分別是:興趣(在導入和講授新課的第一部分中充分體現)和已知與未知要素(在講授新課的第二部分中體現)。
互聯網內容雖多,但選擇怎樣的內容不需要學生過多的前置知識很重要。這部分內容屬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新增的教學知識,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經過反復磋商,敲定了現在的課題世杰押運主題,首先這個課題學生一定很感興趣,每個環節學生可以上手。最后這個內容提供給學生自由發揮的余地也比較大,有利于學生進行創新型創作。
第一次研討:【內容的選擇】
第二次研討:【滲透哪些健全人格要素】
第三次研討:【研課與模擬上課】
通過什么方式引出課題,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創作環節是比較多的,如何分解詳略操作步驟讓學生能夠完成創作,并且還要能夠分解的恰到好處,自然銜接。
教師的創作過程應該是環環相扣,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達成效果的過程。
學生創作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互助學習,如何體現教學評一致性?
此次專題研討會內容扎實,收獲頗豐,希望類似的專題研討能常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