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格綜合實踐活動課—網絡安全教學設計
[日期:2016-11-04] | 作者:信息技術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一、學情分析
我校八年級學生在初中階段目前教材所學信息技術內容依次為: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基礎、PPT和電子表格應用,目前他們學習過的有關網絡安全的知識僅限于七年級(上)—計算機病毒,但他們對于網絡上的操作和應用有較多的嘗試,缺少網絡安全的意識。下學期八年級學生即將學習計算機網絡知識和網絡應用,提前了解網絡安全知識十分必要,但又不宜太深入,因此本課定位為“淺”而“泛”,全面介紹可能的網絡安全風險,引起學生的重視,逐漸培養學生網絡安全意識,了解常見的網絡安全防范方法。因學生無教材、無準備、不具備太多相關知識和經驗,所以教師準備了導學案,輔助學生學習。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常見的網絡安全事件;2.了解常見網絡安全威脅的防范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視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提高網絡安全防護意識,保護個人網上正當權益和個人隱私。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防范計算機病毒、釣魚網站等的方法,密碼和瀏覽器的設置要點。
教學難點:瀏覽器的安全設置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準備:教師課件、學生導學案
六、滲透健全人格要素
1.自我保護:比較全面的介紹網絡上的各種風險,讓學生意識到這些風險,并學會基本的防護措施;
2.自律:每個人都是網絡安全威脅的承受者,但也可能是制造者,不僅要學會自我保護,在網絡上時,也必須自律。
七、課堂教學模式
本課為理論新授課,采用信息技術理論與操作實踐課教學模式分模式一:信息技術理論課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
基本流程如下:
教學過程: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分解問題、學習要點—創設環節、初解問題——難點討論、案例分析—拓展延伸、深入學習—練習評價—課堂小結
學生活動:感受情境、感知問題—感知問題、主動學習—自主合作、分析問題——感知案例,分析討論—視頻學習、深入體驗—練習展示—學生小結
教師活動:呈現情境、誘發引導—梳理問題、學習素材—呈現環節、引導學習——提供案例、引導活動—提供資源—引導學習—提供平臺—提出小結
八、教學過程:
【課題引入】
觀看:虎膽龍威視頻片段一;(為什么會造成交通大混亂呢?全是綠燈)
虎膽龍威視頻片段二。(為什么全是綠燈呢?交通系統糟到黑客入侵)
【提出問題】
思考:兩段視頻向我們反映了一個什么問題?( 網絡安全 )
本課學習主要意義:提高網絡安全防護意識,保護個人網上正當權益和個人隱私
【問題解析】
近年來發生的重大網絡安全事件造成巨大損失:
1.“釣魚網站”盜走百萬存款,2014年監測到“釣魚網站”超過90000個。
2. 2014,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由于交易系統出現漏洞,75萬個比特幣以及Mt.Gox自身賬號中約10萬個比特幣被竊,損失達到4.67億美元,被迫宣布破產。
3. 2014年1月21日,國內通用頂級域根服務器突然出現異常,導致眾多知名網站出現DNS解析故障,致使很多用戶無法正常訪問。據統計,超過85%的用戶受到此次的影響
4. 2015年4月,重慶、上海、山西、沈陽、貴州、河南等超30個省市衛生和社保系統出現大量高危漏洞,數千萬用戶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
這些網絡安全問題離你很遙遠嗎?
常見的網絡安全事件:電腦病毒、釣魚網站、垃圾郵件、個人信息泄露、網絡監聽、惡意插件、密碼竊取。
請列舉你曾經遇到過的網絡安全;
你曾經遇到過的網絡安全事件有( )。
【初解問題】觀看動畫片段,并完成以下表格內容
常見網絡安全網絡安全事件的認識和預防
場景 |
反映的網絡安全事件 |
你遇到過嗎?(是/否) |
動畫一 |
電腦病毒 |
|
動畫二 |
釣魚網站 |
|
動畫三 |
個人信息泄露 |
|
【案例分析】觀看動畫場景:網絡中獎陷阱
注意觀看動畫中的細節并注意思考以下問題(可討論):
1.小A為什么參與調查?(貪圖便宜)
2.小A的QQ帳戶里的余額是怎么被盜的呢?(因接收問卷調查表而讓電腦中木馬,然后QQ號碼被被盜,帳戶余額被轉走。)
3.小A后來是怎么告訴朋友們的?為什么要這樣做?(不要相信他QQ號碼發出的借錢信息,不要點擊他QQ號碼發出的奇怪連接。防止朋友被騙錢/避免朋友的電腦也中此木馬。)
4.你覺得小A接下來還應該做什么呢?(殺毒并修改密碼)。
【學習提高】觀看視頻“小密碼大安全”和“瀏覽器安全”
了解瀏覽器安全和密碼安全相關知識,提高網絡安全專業認識
網絡暢游中,需要各種賬戶和密碼,觀看視頻,了解密碼設置的相關知識;
瀏覽器也是上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它的安全形勢也不容樂觀。
【練習思考】
思考并完成以下選擇題(可討論)
1.小密碼大安全視頻中提到的“OA”是指的( )
A、密碼 B、辦公自動化系統 C、企業高管 D、黑客
2 .下面幾個密碼強度最高的是( )
A、szsy2017 B、20170813 C、Sz@0813# D、szsyxxzx
3.預防電腦病毒,以下不合適的做法是( )
A、安裝殺毒軟件; B、常給電腦操作系統打補丁;
C、盡量不使用電腦; D、到安全可靠的地方下載軟件。
4.關于瀏覽器中的Cookie說法錯誤的是( )
A、Cookie可以跟蹤記錄上網者的訪問習慣 ;
B、Cookie可以保存訪問網站所需的用戶名和密碼;
C、上網后出現的各種廣告與Cookie沒有關系;
D、Cookie可能會造成用戶的隱私泄露。
5.以下網絡行為中有利于網絡安全的做法是( )
A、登陸QQ時,最好不要選擇“記住密碼”和“自動登陸”;
B、點擊QQ群中發來的連接,快速查看一些有趣的新聞或視頻;
C、為了避免遺忘重要的帳戶和密碼,將它們盡量設置成一樣;
D、為了提高電腦運行和上網速度,最好把防火墻和殺毒軟件等關閉。
【課堂小結】
為了提高網絡安全防護意識,保護同學們的個人網上正當權益和個人隱私,我們建議你做到:
1.不隨意在不了解的網站填寫個人信息,如非必要,盡量少讓人知道你的“底細”。
2.不隨意在公用電腦輸入個人信息。他人可能安裝記錄你一切操作的軟件。
3.不隨意打開不明來源的陌生郵件,更不能輕易執行EXE文件。
4.不輕易打開陌生人發送的文件和鏈接,防惡意代碼隱藏其中。
5.安裝殺毒軟件并及時升級病毒庫,使用安全瀏覽器上網。
6.確保自己發送的郵件安全無毒,重要郵件最好加密發送。
7.計算機設置安全的密碼,如混合數字和符號的長密碼。
8.了解網絡安全知識,了解所使用的軟件存在的漏洞并及時打上補丁。
【學習感言】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感言?通過一句話表達出來!
( )
【課后反思】:
本課于2016年1月7日進行了實踐,作為教學實施者,教學效果離我的預期還是有一些差距,現總結如下:
1. 引入的例子離學生的生活還是比較遠,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沒有在第一時間受到強烈激發;
2. 可以稍微深入一點的激發學生的思想和做法,有的環節還可以更深入一點,并挖掘出閃亮點;
3. 學習素材從形式上還是單一了一點,基本以視頻素材為主,可在形式上進一步探索;
4. 課后的一句話感言,沒有讓大多數學生真正說出他們想說的話,并沒有挖掘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5. 教學設計與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的契合度還不夠高,還需要做優化。
雙流中學實驗學校 付秀軍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