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單驅動小組合作 小昆蟲窺見大世界
[日期:2022-12-05] | 作者:語文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學習單驅動小組合作 小昆蟲窺見大世界
------《昆蟲記》名著閱讀中段指導課
12月1日上午,語文學科在我校錄課室開展了名著閱讀課題課例研討,語文組傅明老師為本次活動獻課。
本次獻課為名著《昆蟲記》中段指導課。以任務單驅動為抓手,立足小組合作探究為活動形式,來指導名著閱讀。圍繞兩個教學目標:掌握并運用多種批注方法和理解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及對生命的思考。開展四個教學步驟:一、閱讀分享了解昆蟲。二、精彩片段走近文本。三、深度閱讀走近作者。四,名家評論以讀帶思。
在第一個步驟:給出第一個任務:請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給昆蟲擬一個有趣的名字,并說說理由。學生分別給8種昆蟲取名,這些名字既符合昆蟲的特點,又有趣味性,例如:蟋蟀--高音歌唱家。第二個步驟中,以任務單驅動為抓手,立足小組合作探究為活動方式。老師給出了具體的任務--閱讀(批注)方法,拓寬了學生常用的批注方法:1,概括內容,2,讀書感受,3,描寫方法,4,修辭手法,5,寫作手法,6,語言特點,7,也可以提出質疑等。再給學生分了7個小組,每組負責一種批注方法。學生先獨立完成,小組探討,然后請一個成員來匯報。第三個步驟是探尋整本書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是理解《昆蟲記》這本名著的重點,老師出示了“荒石園”的片段,同時給出了學習任務:法布爾為什么能夠成就這本經典的《昆蟲記》?說出自己發(fā)現(綜合已讀過的篇章和荒石園)。老師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快速瀏覽全文,手上的筆勾畫關鍵詞和語句。然后小組討論,小組匯報。最后老師出示了法布爾的簡介視頻,讓學生更加深刻領悟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第四個步驟是引發(fā)思考,通過名人名家對《昆蟲記》的點評,“用蟲性反觀人類生活,思考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點等等,”帶給學生思考,借用名家點評重讀《昆蟲記》。
本次課準備充分,教學設計合理而有深度。課堂中,以學習單驅動小組合作,讓學生學習有抓手,讓小組合作有實效。“把學生的學習作為課堂的主體”得到很好的呈現。
作為名著閱讀課,老師把名著作為一個整體來設計,本次課例是基于學生在閱讀《昆蟲記》中遇到的問題及不足而設計的。問題表現在:1.對語段的批注,過于單一,常見限于修辭手法,描寫手法。3.對作者背后的精神品質提煉不全面。3.對作者傾注昆蟲的情感體會不深,對作者對蟲性到人性的認識不深刻。前期有泛讀和分組精讀,精讀中每組負責一種昆蟲,每組6人,每人負責一個小問題,小問題既有獨立性又有相互勾連性。完成各自的任務后,利用一節(jié)課,請了3組同學匯報,其他組上交資料,老師批閱。
八年級語文組一直很重視整本書閱讀,在組長的帶領下各位老師積極探索以學習任務單為導向,以小組合作學習為載體的名著閱讀指導。教研路上我們一直前行。
(八年級語文組: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