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1-28] | 作者:數學 陳娜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搭配中的學問可真多呀!——記數學組姜亞芳老師課題獻課
2019年11月27日,姜亞芳老師在3.2班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開放靈動的數學課——《搭配中的學問》。在這堂課中,姜老師充分實踐我校生態課堂的教學理念,充分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有序開展數學活動,是一堂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好課。
姜亞芳老師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這部分內容在《課標》中屬于“綜合與實踐”領域,主要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
姜老師本節課內容明確,節節相扣。在教學本節課時,以直觀的內容為主,合理地使用教材,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經過數學組全體教師探討,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1、創設的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姜老師將小丑表演節目前選衣服——吃午餐-——從游樂場回家的路線等這些學生喜愛的素材串聯起來,用學生經常接觸的生活問題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讓學生從穿衣、吃飯這些生活事情中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們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
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展示多種擺法,通過比較、開展小組合作,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通過分析、比較發現其中的規律。例如在衣服搭配這個環節上,教師又開展小組討論,找到不重復又不遺漏的科學搭配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側面進行探究,突出策略的多樣性,方法的多樣性。
姜老師的教學設計體現了她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和借鑒。
在聽課后大家對姜老師這堂課教學環節的設計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1、課上講解了三個例子,搭配衣服的例子應為講解的重點。課上一名學生給出4種搭配方法,另一名學生給出6種搭配方法,且按一定的順序搭配。大家認為此時老師可適時引導學生總結算法3+3=6。
2、學生均以短袖上裝先搭配,再搭長袖上裝。可引導學生還可以用短裙下裝先搭,再用圖形連線、列舉的方法,最后總結算法2+2+2=6。
3、課上只停留在2-3搭配和2-4搭配,可進行引申,增加數量,讓學生明白算法的簡便性。
4、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存在的搭配現象,并嘗試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