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3] | 作者:數學教研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教以潛心,研以致遠。本周四上午第一節課,數學組李苗老師在五年級7班執教了《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
課堂伊始,李老師以我校勞動實踐課程——大草灣實踐基地引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引出主題,探究組合圖形的面積。
整節課中,教師注重通過自行思考、小組討論、全班匯報的形式進行探究新知識。學生熟悉本環節小組合作的要求,先是自己獨立思考,在學習單上把自己的思路完整具體地記錄下來,再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想法,并做好全班匯報思路的準備,將“生態”課堂落到實處。
在學生小組活動期間,老師通過巡堂找到以下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分割法,填補法,割補法的思路,并讓學生依次上臺與同學分享各自的思路。在每次匯報結束,老師小結一種方法,讓知識更具有系統性、規范性、準確性。如此反復追問回答,對知識抽絲剝繭,知識一步步呈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課后,全校數學組老師們在小會議室進行了熱烈的評課議課。聽課老師不僅闡述自己的聽課所得,而且還提出了寶貴的建設性建議。
水本無華,相蕩乃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激而發靈光。本次教研活動激發了我校數學教師的教研的熱情,促進了自身成長,實現“合作·共享·共贏”,相信每位教師都會受益匪淺,進而不斷提升自己,促進學校數學教研組更高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