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13] | 作者:admin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4年12月13日上午,雙流區“一河一校”工作推進會暨李春燕綜合實踐名師工作室2024年研修活動在四川省雙流藝體中學順利舉辦。附小楊薈民、李杰、李雅穎、張欣怡、馮莉五位教師作為工作室學員參與了本次活動。此次活動以“用實踐開辟道路,用研究把握方向”為主題,旨在落實國家生態文明環保教育方針,推廣雙流區“一河一校”模式,推動生態教育與學校課程改革的深度融合。
活動伊始,四川省雙流藝體中學的王平副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藝體中學在“一河一校”模式中的實踐經驗和取得的成果。
在案例展示環節,雙流藝體中學高中美術老師楊強帶來了一堂題為“美麗白河,青春守護—畫筆下母親河的變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方案論證課。楊老師帶著高中的學生以興趣為出發點,讓學生將興趣轉化為研究課題,用自己的力量為雙流生態環境保護作出努力。
我校高中部生物老師黃麗婷進行了說課展示,她以“探究白河邊坡植被多樣性對土壤質量改善的研究”為題,詳細論述了該課題是如何以目標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以問題為線索,不斷發現、拆分、解決問題的主動探究過程。
此外,附小英語老師李杰也帶來了說課展示,她以“白河生物多樣性研究子課題—為鍬甲尋找一個家”為主題,通過幫鍬甲尋找家這個真實問題,在小學生的心里種下了生態保護的種子,也展示了附小英語老師成為生態教育工作者的成長歷程。李杰老師的說課展示,展示了附小學子不懼困難,積極參與雙流白河愛河、護河行動的風采。李老師用生動的案例,真實的經歷,向大家展示了附小的環保教育取得的成績,讓參會的教師感受到學校水生態文明教育對學生能力成長、教師教育觀念轉變和學校影響力的綜合影響。
接著,雙流區綜合實踐名師李春燕老師發表了題為《生態教育與學校綜合實踐課程改革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的專題發言,詳細介紹了立格實驗學校在生態教育與學校課程改革方面的實踐探索歷程,李老師對“如何解決教師課程開發難的問題”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李老師認為生態教育與學校課程改革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是:基于真實生態環境產生的真實問題,通過任務或問題撬動學生探尋知識的欲望,并提供實踐檢驗想法的機會。這些豐富的經驗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在隨后的工作匯報環節,芯谷實驗學校徐茂老師分享了該校的“芯”悅白河主題系列活動的開展情況,涵蓋了文化篇、科學篇、文藝篇、實踐篇四大主題。彭鎮小學王剛分別就“一河一校”提質增效項目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匯報,分享了各自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經驗和成果。
在專家指導環節,成都市雙流區教科院中學綜合實踐教研員韓軍對本次活動的課程展示進行了評價和指導。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強倡導老師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堅定地探索水生態文明教育與學校課程改革之路,不斷挖掘教育教學的新內涵與新價值。
最后,雙流區教育局副局級干部、四級調研員劉光輝做總結發言。他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希望各學校能夠繼續深化生態教育改革,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雙流區乃至全市的生態教育事業發展。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雙流區在水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成果和經驗,也為各學校提供了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為推動雙流區生態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附小將繼續深化“一河一校”模式,加強生態教育與學校課程改革的融合,為培養更多具有環保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