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2-16] | 作者:綜合組 程皓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一、 提出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原因
1、 信息技術課的特點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為了適應技術發展的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而設置的必修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以操作性、實踐性和探究性、創新性為特征的指定學習領域。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課程目標是培養發展學生積極學習和探究信息技術的興趣,養成鞏固良好的信息意識和健康負責的信息技術使用習慣,形成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培養強化學生使用信息技術支持各種學習和解決各類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剛從幼兒園升入一年級學習,心理還依戀著幼兒時自由自在的玩耍生活,他們年齡小、好動、自制力較差等特點,注意力主要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注意力的時間通常是10-15分鐘,自主學習與接受能力都比較弱,因此在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中自主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上信息技術課只是一種任務,老師說一步,學生做一步,授課方式單一,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顯得比較枯燥無味, “游戲化教學” 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更高,學生能主動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同時教師在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流程時應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3、新課標的提出與核心素養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提出小學信息技術的學習要讓學生形成運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基本能力,樹立與終身學習和現代社會生活相適應的信息意識,形成積極的信息技術學習態度,養成健康負責的信息技術使用習慣;學會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收集和處理信息,以支持學習、探究和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把游戲化教學引進課堂,讓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有選擇、有目的地玩一些益智游戲,或組織學生玩一些游戲活動,學生們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反應能力、手腦配合的能力和動作的協調能力,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等也同時得到一定的鍛煉和發展。
4、娛教技術的提出
娛教技術是目前教育界提出的關于游戲如何與正統教育相結合這一問題新的解決途徑。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給出了娛教技術的定義,他認為“娛教技術是以尊重學習者當前的生活價值為基礎,通過創建、使用與管理恰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者的生活體驗和樂趣與教育目的及手段相融合的理論與實踐”。娛教技術是在信息化社會環境中對“寓教于樂”思想進行發展與提升的結果,它吸收了“寓教于樂”的思想。娛教技術的核心理論中充分肯定了“人”在學習中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習者提供真實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愉悅體驗中形成學習的興趣,感受并探究知識。
二、 什么是信息技術課堂中游戲化教學模式
游戲式教學模式,就是把游戲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玩游戲或教師以游戲的方式來組織教學,讓學生感同在玩游戲,最終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游戲化教學模式就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游戲的形式或方式實現教學目的,也就是說讓所有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 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去,并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學到教學的內容。“游戲教學模式”說到底就是“游戲”和“教學”二者巧妙的結合體,通過游戲達到教學的目的,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這是一種收效顯著的教學方法。信息課堂教學中中將游戲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游戲化教學模式“以游戲學知識,以游戲練基礎,以游戲促提高”,使游戲成為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訓練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游戲不再是單純的娛樂活動,而是以富有趣味的途徑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將嚴肅的“講電腦”和煩悶的“學電腦”變為活潑的“玩電腦”和輕松的“用電腦”,使課堂氣氛輕松而有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我們常用的信息技術游戲化教學模式常有以下幾種模式:
1、導學式游戲教學:游戲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學式游戲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在游戲中開始,或通過游戲來引導學生,讓他們通過游戲,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進而在無形中學習知識,或者因為對學科產生一定的興趣,以便于更好的學習和使用。
2、技能操作式游戲教學:游戲練習,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3、競賽式游戲化教學 :游戲競賽,促進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
4、探究式游戲教學 :通過探究,培養學生自學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 游戲化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課中的可實施的優勢
1、 游戲適合小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恰如其分地融入游戲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達到既長知識,又增強智慧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游戲是有其理論論據的,游戲教學法完全符合孩子的生理特征,是可行的。
2、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計算機的知識繁多,不易于理解掌握。如果教師總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會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學起來沒勁,產生一種無法抗拒的厭學情緒。相反,如果用有趣的游戲導入課程的學習,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愉悅的游戲環境中掌握所學的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精心設計形式多樣、新穎、有趣,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教學游戲,從而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最佳的學習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使學生樂學愛學,更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3、游戲練習,訓練學生的操作計算機的技能技巧。
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是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學完新知識之后,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這時再通過生動活潑的游戲練習能鞏固所學的知識,消除知識中的疑點、難點,提高學生操作計算機的能力,還能使枯燥無味的練習變得趣味十足。
4、游戲應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發散思維。
加強學生的科幻意識被認為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現代的許多科幻游戲都是用藝術的手段創設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一個虛擬的環境,讓游戲者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創造性地解決游戲中問題。如果科幻情景能和教育內容協調,那么游戲教學法將會散發神奇的魅力。
5、游戲競賽,促進學生的協作精神與競賽意識。
學生具有愛玩、好勝心強的天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整個課堂設計為不同的競技場,把游戲轉變成比賽,讓他們在這些表現舞臺上盡情施展自己閃光的一面。
在信息技術的教與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或設計游戲軟件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可以利用游戲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可以把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學以致用;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開展知識競賽;通過游戲,教師能創設形式多樣的教學過程,能提高信息技術的課堂效率,能開拓信息技術的新天地,讓信息技術煥發出迷人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