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研組(備課組):
根據學校“精品課程”建設過程管理與成果評審的相關規定,現將2017年度“精品課程(學科類)”評選等級
公示如下,如有異議,請及時向學校課程與教學處反映,電話:85730788。
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2017年度精品課程(學科類)評價表
|
教研組
|
教師姓名
|
課程名稱
|
評審要點及省市專家點評
|
評審等級
|
課堂教學
|
課模體現
|
學術引領
|
輻射示范
|
健全人格
|
語文
|
張思思
|
孤獨之旅
|
95
|
深度體現
|
非常好
|
省級
|
基本體現
|
2
|
田海明
|
楊修之死
|
90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市級
|
基本體現
|
2
|
程繼紅
|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
92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市級
|
基本體現
|
2
|
傅明
|
群文閱讀之《托物言志》
|
95
|
超越
|
非常好
|
省級
|
基本體現
|
2
|
賈靜
|
寫張三是張三
|
91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市級
|
基本體現
|
2
|
李欣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90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市級
|
深度體現
|
2
|
梁卓恒
|
略讀
|
95
|
深度體現
|
非常好
|
省級
|
基本體現
|
2
|
梁卓恒
|
驛路梨花
|
91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市級
|
深度體現
|
2
|
付兵
|
初中作為材料的加工
|
96
|
關注學情,精選學生課前習作進行指導。課堂反饋的真實呈現展現出這是一堂追求課堂效用的寫作課。在課堂上的具體指導活動中,教師以師生共寫、列舉課文語段、學生改寫等方式,從“長度、寬度、高度、溫度”四個維度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了指導,讓學生從最初的聽老師教方法,到后面嘗試自主概括方法,一步步走向“學會學習”,這與老師適時的引導和精當的點評是分不開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細節上的關愛,頗有“溫度”。
|
1
|
付兵
|
植樹的牧羊人
|
92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市級
|
基本體現
|
2
|
何夢婕
|
植樹的牧羊人
|
95
|
深度體現
|
非常好
|
省級
|
基本體現
|
2
|
謝娟
|
蘇軾在黃州
|
95
|
群文閱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便是“高效閱讀”與“落實文本”的統一,一個要求“快而多”,一個又要求“慢而細”。本課從三首詞文中共有的意象入手,入手就是對文本的落實,通過比對相同意象在不同詞文中所蘊含的不同情感,同中求異,來把握蘇軾內心世界的變化。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便要從精心選材開始,同時扮演教材編寫者和教學設計者的角色,才能在最后38分鐘的呈現中做好一位教學執行者。教師富有親和力,課堂氛圍非常融洽,并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去閱讀探究。
|
1
|
數學
|
陳曉姍
|
反比例函數復習
|
88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基本體現
|
2
|
穆玲
|
一次函數復習
|
87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基本體現
|
2
|
萬曉莉
|
反比例函數圖像與性質
|
87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朱春燁
|
反比例函數性質
|
94
|
本課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具體的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概括反比例函數圖象在每個象限的增減性,向學生滲透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同時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中邏輯推理中的“歸納推理”;同時注重數形結合。根據學情,大膽把本節課做了調整,分成兩部分上課,本節重點放在“增減性”上,重點突出,同時注重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品格的培育,通過讓學生修正”解決數學問題的錯誤,教育生活中遇到錯誤也要不斷“修正”,并不停留于數學本身。這節課在發展學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突出教學重點、數學課堂健全人格滲透等方面具有引領作用。
|
1
|
余蕾
|
一次函數的應用
|
93
|
本課以節水為背景引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某水庫蓄水量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解決“第10天蓄水多少”、“多少天發出嚴重干旱警報”、“持續多少天水庫干涸”等一串問題,發展學生獲取圖象信息的意識、發展學生形象思維,進一步發展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整節課體現“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貫穿始終,對比“代數計算”與“觀察圖圖象”,凸顯圖象法的直觀簡潔,讓學生感受數學方法的多樣性,滲透方法意識及策略的選擇意識。本課準備十分充分,除了教學設計、課件、課堂實錄、教學反思等材料,還附有個人說課視頻、備課組評課視頻。該課在數學應用問題教學、問題串的設置、數學方法滲透教學、精品課材料準備等方面具有引領價值。
|
1
|
魏來
|
探究與表達規律第二課時
|
96
|
本課以游戲為線索,通過學生游戲激發興趣引入課題,分析并深入探究游戲中蘊含的規律,利用學生所學數學知識表達規律,再引導學生用所學方法設計游戲。課堂設計精巧,課堂氣氛活躍,生動有趣,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教師語言極具親和力,富有教學機智不死板。這節課在教學活動設計、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數學建模思想滲透等方面具有引領作用。
|
1
|
萬靜
|
字母表示數
|
89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英語
|
屈燕
|
Unit 7 Section B 3a-3b
|
96
|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呈現以下教學步驟:一是創設情境,導入話題。二是通過寫作前的5個活動談論觀點,突破難點,理清線索,抓住結構,形成框架,總結標準。三是根據課本要求,獨立完成寫作任務。四是寫作后教師根據評價標準點評并指導修改,然后學生互評。五是課后作業,根據評價標準,自己修改并重寫。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課程標準“活動(輸入)--體驗(內化)--運用(輸出)”的英語學習理念,具有較強的引領示范。
|
1
|
屈燕
|
Unit 7 Section B 2a-2c
|
95
|
深度體現
|
非常好
|
區級
|
基本體現
|
2
|
吳娟
|
Unit 7 Section A 3a-3c
|
95
|
本節課教師從頭到尾將健全人格教育融入到課堂中來。整節課以“love ”為主線,將課堂活動的每個部分串起來。讀后活動為討論,朗誦詩歌,分享經歷,感恩母愛,自我反思。讓學生學會理解,懂得感恩,享受愛并學會愛。課后作業是仿寫詩歌,再次感受、享受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用自己充滿活力的教態和流利的口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自主合作學習和平等交流。
|
1
|
康婷
|
Unit 7 Section A 1a-1e
|
89
|
基本體現
|
較好
|
區級
|
基本體現
|
2
|
謝燕
|
milkshake
|
89
|
基本體現
|
較好
|
區級
|
基本體現
|
2
|
楊劫
|
Unit 4 Section A 1a-1c)
|
89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基本體現
|
2
|
物理
|
方艷秋
|
電壓
|
94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何鐵
|
平面鏡
|
96
|
本課厘清了平面鏡成像的教學邏輯,建構了平面鏡成像的認知結構。學生經歷一次完整的實驗探究過程,務實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等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將前沿的偽全息技術進入課堂,引導學生關注“STSE”(科學、技術、社會、環境)體現科學態度與責任是在認識科學本質,讓學生親身經歷科技改變生活,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去做出解釋,從而獲得學習成就感,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利用信息技術及時反饋學生實驗情況和測評情況,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本課在全省物理教研會上展示,具有較高的學術引領和較強的輻射示范。
|
1
|
王春艷(大)
|
神奇的眼睛
|
95
|
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誘發思維分析問題、實驗探究師生共鳴、歸納總結達成共識等幾個環節開展教學,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典范。體現了“源于生活、關注科技;合理引導、有效探究;深入交流、難點突破;結構嚴謹,首尾呼應”的現代物理教學特征,實現了“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尊重事實和證據,有實證意識和嚴謹的求知態度”“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解決問題、具有問題意識、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等科學素養的培養。
|
1
|
化學
|
王元元
|
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
96
|
本課深度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化學學科課堂模式,發揮微課功能,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動手探究,深度體驗,課堂氣氛活躍。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實驗的自主參與,培養了學生的科學實技能,發展學生的化學思維。
|
1
|
張智慧
|
愛護水資源
|
92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思品
|
廖紅
|
做網絡主人
|
94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胡燕
|
邁好轉折步
|
95
|
本課基于學生生活背景與生活經驗開發,以豐富的體驗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新學校的地理、人文環境,盡快熟悉新校園,理解中學在學習環境、學習任務、規章制度等方面的新特點、新要求,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從而盡快適應學校新生活,邁好人生的重要轉折步。在學生深度體驗校園生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和發展規劃,促進學生學會生活、學會認識、學會發展、人格健全。本課被評為“教育部2016年度中小學安全教育部級優秀課程”,具有較高的學術引領和較強的輻射示范。
|
1
|
吳益鋒
|
吳益鋒 網上交友新時空
|
94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歷史
|
銀少華
|
三國鼎立
|
86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生物
|
龍姿君
|
探究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
|
95
|
本課以《初中生物實驗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環節層層緊扣,優質高效的完成了教學目標。課堂上其扎實的教學功底、獨特的教學設計、靈活的現場反應以及簡潔明了的教學語言獲得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
1
|
地理
|
丁翔
|
多變的天氣
|
94
|
深度體現
|
非常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王俊
|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第二節《巴西》
|
93
|
課前有較多學生做地理模型和微課,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動腦和動手,將地理課題進行了很好的延伸。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掌握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教學活動,即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又做到有的放矢,效果好。學生在回答地理學科的專業性問題時老師進行了及時準確的點評,抓住了教育契機。課堂設計貫穿了情景教學,形象生動,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展示機會多,氣氛好,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有序有效。
|
1
|
向敏
|
東南亞
|
93
|
深度體現
|
非常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姚萌
|
長江的開發
|
90
|
深度體現
|
較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體育
|
張譜
|
籃球
|
88
|
基本體現
|
較好
|
區級
|
深度體現
|
2
|
藝術
|
陳衫杉
|
彩云追月
|
88
|
基本體現
|
較好
|
區級
|
基本體現
|
2
|
錢文靜
|
非洲鼓樂
|
87
|
基本體現
|
較好
|
區級
|
基本體現
|
2
|
程劍
|
關注身邊的美術遺存
|
90
|
基本體現
|
較好
|
市級
|
基本體現
|
2
|
吳永建
|
三位中國美術家
|
95
|
本課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動態視頻引入,層層推進,滲透健全人格要素,教學設計精巧。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深度體驗,對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有卓越的追求和實踐指導。
|
1
|
信息技術
|
詹超
|
做個編輯小能手
|
85
|
基本體現
|
較好
|
區級
|
基本體現
|
2
|
|
|
|
|
|
|
|
|
|
特此公示。
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課程與教學處
|
2018年1月28日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