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在港揭曉
[日期:2014-06-03] | 作者:曹瑩 185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邵逸夫獎基金會5月27日在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4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來自美國、英國和日本的6位科學家分享了這一殊榮。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設有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以及數學科學3個獎項,每項獎金100萬美元。今年是“邵逸夫獎”第11屆頒發,頒獎典禮將于9月24日在香港舉行。
本年度天文學獎頒予了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學教授丹尼爾?愛森斯坦、英國杜倫大學物理學教授肖恩?科爾及英國愛丁堡大學宇宙學教授約翰?皮考克,以表彰他們在測量星系大尺度結構特征上的貢獻,這些測量包括重子聲振蕩(BAO)和紅移空間扭曲,其結果足以對宇宙學模型作出約束。在歷年“邵逸夫獎”天文學獎中,2004年所頒獎項部份與重子聲振蕩的預測有關,2006年所頒獎項表彰宇宙的膨脹正在加速的杰出的發現,而最近2010年所頒獎項則獎勵WMAP衛星對微波背景的精確量度,使宇宙學基本參數得以確定。
生命與醫學獎頒予日本京都大學生物物理學教授森和俊以及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教授及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彼德?瓦爾特,以表彰他們發現內質網未折疊蛋白反應的貢獻。這個反應是一條控制真核細胞內細胞器動態平衡及蛋白質輸出質量的信號通道。這一發現為理解和治療多種重要疾病包括腫瘤、代謝病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及血脂異常、神經退行病變、及炎性疾病等提供了科學基礎。針對未折疊蛋白反應信號通道的組成分子,或可預防這些疾病,甚至提供治療。
數學科學獎頒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bdun-Nur數學講座教授喬治?盧斯蒂格,以表彰他在代數、代數幾何和表示論方面作出了基礎性的貢獻,并將這些學科結合起來,解決古典問題,且展現數學中美妙的新聯系。喬治?盧斯蒂格的工作證明了表示論中許多中心問題與舒伯特簇的拓撲和幾何相關聯,包括作為數論在數學物理中的應用的載體的實李群和p進數域上的李群(p-adic李群) 的表示論。這個思想是近來許多令人激動進展的核心,例如自守形式中“朗蘭茲綱領”的進展。
“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愿而設,于2002年宣告成立,以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獲得突破成果及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意義深遠影響的科學家。獲獎者應仍從事于有關的學術領域,在學術研究、科學研究及應用上有杰出貢獻,或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成就。評選的原則主要考慮候選人的專業貢獻能否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生活素質,豐富人類精神文明。
來源:中國教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