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轉發《成都市教育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從嚴從實查擺“四風”問題有關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日期:2014-06-11] | 作者:dangwu 200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縣教育局機關、直屬單位及各級各類學校(園)黨委(總支、支部):
現將成都市教育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從嚴從實查擺“四風”問題有關工作的通知》轉發給你們。請按照通知精神認真組織學習,要從嚴從實查找準“四風”突出問題,更加深入開展交心談心,撰寫好對照檢查材料,有的放矢地做好“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工作,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群眾滿意的實效。
附件:1、習近平總書記列舉的“四風”25種表現;
2、中央活動辦梳理的37條問題;
3、“四風”問題在中小學、幼兒園和基層教育部門的 具體表現。
雙流縣教育局黨的群眾路線
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4年6月9日
附件1
習近平總書記列舉的“四風”25種表現
2014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列舉了第二批活動單位“四風”問題的25種表現。
從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看(8種):有的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換一屆領導變一套思路,負債累累寅吃卯糧,只顧眼前,不顧長遠。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搞變通。有的拍腦瓜決策搞“一言堂”,容不下他人,聽不得不同意見。有的不敢擔當,不愿負責,當“太平官”、“逍遙官”。有的心浮氣躁,跑官要官到處拉關系,找門路搭天線。有的組織觀念淡薄,紀律松馳、信口開河、口無遮攔。有的玩心很重、玩風很濃,吃喝玩樂、文恬武嬉、花天酒地,樂此不疲;有的以借改善接待之名,大建樓堂館所,總統套房金碧輝煌,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最后是自己受益。有的欺詐群眾、漠視民生,甚至以權謀私、弄權貪腐、巧立名目、斂財謀利,等等。
從市縣直屬單位看(5種):有的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渾渾噩噩混日子,上班時間斗地主、磕瓜子、玩手機、逛淘寶。有的甚至隨意離開工作崗位外出溜達消閑。有的作風漂浮落實不力,工作底數不清,基層情況不明,唱功好,做功差。有的服務不主動、不作為、慢作為,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有的工作中梗阻,對上面交辦的任務找客觀原因頂著不辦,對群眾要辦的事情,找各種理由拖著不辦,等等。
從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看(5種):有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口號響當當,服務冷冰冰,辦事慢騰騰,尤其是普通群眾辦事難上加難。有的吃拿卡要、雁過拔毛,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甚至收回扣、拿紅包。有的懶政現象突出,出工不出力,懶懶散散,不下基層,不聯系群眾,遲到早退現象嚴重。有的濫用職權搞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借錢盈生。有的執法不公,搞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等。
從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其它基層組織看(7種):有的不關心群眾冷暖,責任心不強,坐等上門多,主動問需少,用上網代替上門,用通話代替見面,遇到矛盾繞道走。有的落實惠民政策縮水走樣、機械執行、死板操作,好事辦不好。有的工作不專心,在位不在崗天天走讀,有事找不到人,領導職責空置。有的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哄騙上級,糊弄群眾。有的方法簡單粗暴,對待群眾態度惡劣、隨意訓斥,“通不通三分鐘,再不通龍卷風”。有的軟弱渙散,服務群眾意識和能力不強,辦事不公。有的侵犯群眾利益,克扣群眾財物,個別地方的黨政單位干部拖欠群眾錢款,打白條,耍賴帳,等等。
附件2
中央活動辦梳理的37條問題
2014年2月9日,中央活動辦下發第188期簡報,梳理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單位在“四風”方面的37條問題。
一、形式主義方面(11條)
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1)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的政績觀存在偏差,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干領導看得見的事、不干群眾最期盼的事。有的唯GDP,圈地造城,盲目建新區、搞廣場、樹地標,負債累累、寅吃卯糧。有的重復建設,引進項目不管生態環保、不顧群眾意愿。有的新“官”不理舊事,換一任領導變一套思路,不能“一張藍圖繪到底”。有的擺花架子、喊空口號,熱衷于造“典型”、搞“盆景”、出“經驗”。(2)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對上級決策部署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搞變通,甚至出臺“土政策”,“踩邊線”。有的把思路當成績、虛報浮夸,不講真話、不說實情,報喜不報憂,玩“政治統計學”。(3)文山會海、不求實效。有的“調研一溜煙、矛盾不沾邊”。有的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開會了就是貫徹了、發文了就是落實了。有的陪會現象嚴重,凡是開會都要請一把手講話、要求各單位一把手參加。有的只重文件形式和數量,不管執行和效果。
市、縣直屬單位。(1)脫離群眾、不接地氣。有的不深入基層,坐在機關寫文件、發指令,下鄉不進村、進村不入戶。(2)工作不實、落實不力。有的作風漂浮,習慣“遙控指揮”,唱功好、做功差。有的工作底數不清、基層情況不明,不抓落實、不想落實。(3)熱衷檢查、忙于評比。有的爭著在基層掛牌、給下面派活,搞花樣繁多的“創建達標”。有的為了顯示部門權威,安排沒有實質意義的工作和活動,給基層增加額外負擔。有的一味要求基層建臺賬、報數字、寫匯報、做展板,壓得基層疲于應付、造假對付。
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1)口號響當當、服務冷冰冰、辦事慢騰騰。有的服務承諾、工作流程、行為規范寫在紙上、貼在墻上、顯示在電子屏幕上,裝點門面、不真辦事。(2)搪塞群眾,讓群眾“跑斷了腿、說破了嘴、傷透了心”。有的凡事都要過一道道門檻、走一個個程序,常以材料不全、沒有政策依據、沒有領導指示、沒有慣例為由,推三阻四、百般拖延、漠視群眾。
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其他基層組織。(1)搞“路邊工程”、面子工程。有的干工作只為做給領導看,熱衷造聲勢,在公路沿線搞示范、刷墻面,一俊遮百丑,對群眾實際生產生活需求不上心、不愿管。有的急功近利,前任“政績”后任債、一任“政績”幾任還。(2)落實惠民政策縮水走樣。有的機械執行、死板操作,好事辦不好,甚至好心辦壞事。(3)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有的報假數字、假情況、假典型,哄騙上級、糊弄群眾。有的熱衷搞達標、爭榮譽,獎牌得了一大摞、問題留下一大堆。有的開展活動只圖形式,表面熱熱鬧鬧、實際沒有效果。
二、官僚主義方面(13條)
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1)拍腦袋決策、搞“一言堂”。有的決策不民主,拍胸脯蠻干,幾個人一碰大項目就上了,留下一堆爛尾工程。有的作風霸道、獨斷專行,總覺得“自己高明、別人不行”,容不下他人,聽不得不同意見。(2)不敢擔當、不愿負責。有的不敢抓、不敢管,回避矛盾和問題,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求穩怕亂,當“太平官”、“逍遙官”。有的怕得罪人、怕丟選票,只栽花不栽刺,上捧下拉、左右逢源,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有的管理干部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小毛病不聞不問、有問題能捂則捂,甚至對出了事情的干部包庇縱容、姑息遷就。(3)疏遠群眾、脫離基層。有的變著法子親領導,低聲下氣傍大款,指手畫腳對群眾,甚至把群眾當“刁民”。有的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被動解決多、主動化解少,要求部門解決多、直面群眾解決少,說話不算數、承諾不兌現。有的不重視基層、不關心基層,不為基層排憂解難,動不動就搞“一票否決”。(4)心浮氣躁、跑官要官。有的抓工作靜不下心、沉不住氣,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有的“兩年不提拔、心中有想法,三年不挪動、就要去活動”,甚至“手上拿簡歷、懷里揣紅包”,到處拉關系、找門路、搭天線。有的稱兄道弟、拉小圈子,搞團團伙伙、搞裙帶之風。
市、縣直屬單位。(1)衙門作風嚴重。有的“官”不大“譜”不小,對群眾愛理不理。有的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渾渾噩噩混日子,上班時間斗地主、嗑瓜子、玩手機、逛淘寶,有的甚至隨意離開工作崗位外出溜達消遣。有的服務不主動,遇事“踢皮球”,不作為、慢作為,項目審批要蓋幾十個、上百個公章,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半載。(2)部門利益至上。有的考慮問題不從大局出發,只強調部門利益,各打各的“小九九”,有利的事情爭著干,沒利的事情相互推。有的審批事項該放不放,放小不放大、明放暗不放,甚至以備案之名行審批之實。(3)工作“中梗阻”。有的對上級交辦的任務找客觀原因頂住不辦,對群眾要辦的事情找各種理由拖著不辦,逼著群眾到處找門路、托人情。
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1)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尤其是普通群眾辦事難上加難。有的對群眾不熱情、不耐煩,甚至口大氣粗、吆五喝六。有的辦事流程不公開,告知事項說半句留半句,讓群眾來回折騰、處處受難。(2)吃拿卡要、雁過拔毛。有的信奉“我的地盤我做主”,不給錢不辦事、收了錢亂辦事。有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甚至收回扣、拿紅包。有的濫用職權,搞權力尋租、利益輸送。有的指定中介壟斷經營、高額收費,搞借權營生。(3)執法不公、侵害群眾利益。有的搞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有的自恃特殊、目無法紀,徇私舞弊、為所欲為。
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其他基層組織。(1)身在群眾之中卻不了解群眾。有的不到群眾中去做工作,用上網代替上門、用通話代替見面。有的進村“貓”在村部,當“觀光”干部。有的不知農時,不懂農事,不會群眾語言,“進不了門、說不上話、交不了心”。(2)“機關化”現象嚴重。有的不關心群眾冷暖,責任心不強,坐等上門多、主動問需少,甚至關起門來辦公,忙于做臺賬、報材料。有的坐在辦公室看文件、聽匯報,遇到矛盾繞道走。(3)方法簡單粗暴。有的做事不聽群眾意見,拍自己腦袋、憑個人好惡做群眾的主,“干部拼命干、群眾冷眼看”。有的對待群眾態度惡劣、隨意訓斥,出了問題一味責怪群眾覺悟不高。有的做群眾工作只會“通不通三分鐘、再不通龍卷風”,用壓服代替說服。
三、享樂主義方面(7條)
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1)思想空虛、精神頹廢。有的心中沒有敬畏、行為沒有底線,不信馬列信鬼神,熱衷于算命看相、燒香拜佛。有的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國外、把錢存在國外,給自己“留后路”,隨時準備“跳船”。(2)組織渙散、紀律松弛。有的組織觀念淡薄,信口開河、口無遮攔。有的不講規矩,不守紀律,擅離職守,個人重大事項不向組織報告,甚至持有多個身份證和私人護照。(3)貪圖享受、吃喝玩樂。有的玩心很重,玩風很濃,文恬武嬉,花天酒地,樂此不疲。有的斤斤計較個人待遇,熱衷比房、比車、比吃穿,樣樣追求高檔奢華。有的流連飯桌酒局,常常醉醺醺、昏沉沉、輕飄飄。有的沉湎打牌賭博,甚至借賭斂財。(4)迷戀特權、弄權貪腐。有的小到吃喝招待、大到用車住房,時時處處搞特殊。有的把各種花銷打包到職務消費“筐”中,“特權開支”沒有底線。有的“一人當官、全家享受”,七大姑八大姨“背靠大樹好乘涼”。有的變相配備秘書,事事讓人伺候。有的欺壓群眾、漠視民生,甚至以權謀私,巧立名目斂財牟利。有的結成官商“利益同盟”,在土地供給、稅費減免等方面濫用職權,給國家造成損失。
市、縣直屬單位。有的因循守舊、按部就班,滿足于老經驗、老辦法,習慣于老一套、舊框框,創新意識不強、干事動力不足。有的庸懶散拖,心思不在工作上,渾渾噩噩混日子,“清茶報紙二郎腿,閑聊旁觀混光陰”。有的滿足于不找事、不惹事,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有的自由散漫,熱衷傳播小道消息。有的在編不在崗,常年吃空餉。有的上班玩游戲、看視頻、炒股票。
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有的特權思想嚴重,動不動拉腔擺譜。有的誰有錢為誰服務、誰給錢給誰服務,成了大款老板的“保護傘”、“辦事員”。有的搞權權交易,相互關照。有的“懶政”現象突出,出工不出力,懶懶散散,不下基層,不聯系群眾,遲到早退現象嚴重。有的工作時間呼朋喚友,邀約聚會,吃喝玩樂。有的無視財經紀律,變相搞創收、私設“小金庫”,什么都來報、多少都敢發。
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其他基層組織。有的不安心基層工作,不愿意吃苦受累,“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著換”。有的“打腫臉充胖子”,甚至拿財政資金買稅收。有的上班到崗“點卯”、下班回城“走讀”,熱衷“進城辦事”,流連“上面協調”。有的牢騷滿腹、怨天尤人,對上埋怨領導、對下抱怨群眾。有的缺乏干事創業激情,甘當“守攤干部”、“維持會長”。有的工作不專心,在位不在崗,有事找不著人,領導職責空置。有的工作敷衍應付了事,經常喝點小酒、打點小牌、釣點小魚、貪點小利。有的軟弱渙散,服務群眾意識和能力不強,說話沒人聽、干事沒人跟。
四、奢靡之風方面(6條)
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1)揮霍公款、鋪張浪費。有的變著法子公款吃喝,從賓館酒店轉向私人會所、內部食堂或“農家樂”。有的以改善接待條件之名,大建樓堂館所,總統套房金碧輝煌,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最后是自己受用。有的修建豪華的領導干部住房,高檔裝修干部保健病房。有的把出國出境學習考察當作福利待遇,輪流安排、搞變相旅游。(2)違規配車、多頭占房。有的違規配備、更新小轎車,公車私用現象普遍。有的多處占有辦公室。有的占有多套福利性住房,分了新房、不退舊房。有的調離或退下來后不按規定騰退辦公室和住房。(3)以權謀私、生活腐化。有的插手干預工程項目,在招投標和物資采購中“打招呼”、搞暗箱操作。有的利用職權低買高賣,以委托理財、入干股等方式謀取私利。有的借機斂財,婚喪嫁娶、小孩入學、家人和自己生病,連到黨校學習幾天,都要看望送禮。有的逢年過節收送紅包成了“規定動作”,“誰送了不知道、誰沒送都知道”。有的生活作風不檢點,包二奶、養情人,道德敗壞、腐化墮落。
市、縣直屬單位。有的部門之間輪流坐莊,機關內部互相吃請,以各種名義拉拉扯扯。有的巧立名目、揮霍浪費,公款報銷玩“變臉”,大到奢侈品、小到衛生紙,什么花銷都敢報。有的購置辦公用品價格要高的、配置要好的,浪費水電和辦公耗材不以為然。
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有的變相斂財,以各種名義收取不合理費用。有的搞搭車行為和服務捆綁,借機向服務對象推銷產品。有的以罰代管,甚至搞罰款“月票”、“年票”,用罰沒收入發福利。有的濫發財物,隱性福利名目繁多。有的辦公樓一建再建,一次比一次寬敞、一次比一次豪華。有的以集資為名建設職工高檔住宅小區,違反政策變相福利分房。有的以教育培訓名義建設豪華培訓中心,配備享樂設施,為領導和關系人提供各種服務。
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其他基層組織。有的講吃講喝,有請就到、有酒就醉。有的侵犯群眾利益,克扣群眾財物,個別地方的黨政單位、干部拖欠群眾錢款,打白條,耍賴賬。有的擠占、挪用項目資金購買小轎車,把公車當專車,甚至成了私家車。有的假公濟私、化公為私,把村、社區活動場所設備放在家中、據為己有。有的虛報冒領、截留侵吞支農惠農資金和征地補償款。有的在集體資源、資產、資金管理和處置中營私舞弊,獲取私利。有的辦事不公,在征地拆遷、廉租房分配、低保辦理、救災物資發放、扶貧慰問等方面優親厚友、厚己薄人,不能一碗水端平。
附件3
“四風”問題在中小學、幼兒園
和基層教育部門的具體表現
一、形式主義的表現
1.學以致用不夠。有的同志不重視理論武裝,不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學用脫節,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還是老一套。習慣于按部就班,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沒有與時俱進開展研究。
2.解決問題不夠。有的地方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貫徹文件的現象,會議重部署、輕落實,貫徹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具體實際不夠,落實部署“上下一般粗”,提目標、理念、口號多,解決實際問題少。
3.真抓實干不夠。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檢查走過場,雷聲大、雨點小,檢查完不整改落實,最終不了了之。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不落實,學生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工作疲沓,抓工作慢半拍,不催不辦、不推不動。
二、官僚主義的表現
4.聯系一線不夠。有的聯系師生不夠廣泛,開展工作“浮在面上”,深入教學一線少,傾聽教職工、學生、家長呼聲不多,關注群眾需求不夠,民主作風有待加強。
5.服務群眾不夠。有的做決策和開展工作時,習慣于“管人”,主動服務少,信息公開不夠,師生參與民主決策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師生反映的問題和困難得不到及時解決。
6.潛心育人不夠。有的搞面子工程、輕實際成效,忽視學生全面發展,沒有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陽光體育活動等要求,未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要求,有的甚至搞按成績排名,片面追求升學率。
三、享樂主義的表現
7.勇于開拓不夠。有的存在職業倦怠,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面對難題常常從客觀上找原因,不能實質性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沒有明顯進展,改革創新的勇氣和能力不足。
8.堅持原則不夠。有的不能嚴格執行國家教育政策,遇到矛盾繞著走。有的違規辦學,一定程度存在亂招生、亂補課、亂收費、教輔材料散濫等現象。
9.擔當奉獻不夠。有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不強,沒有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義務教育階段擇校、農村學生就近入學難等問題,未能真正體現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要求。
四、奢靡之風的表現
10.勤儉節約不夠。有的辦公辦會、公務接待講排場,超標準安排,舉辦會議和活動擺花草、掛條幅。“三節”活動開展不深入,“光盤行動”落實不到位,用電用水浪費等現象依然存在。
11.合理支出不夠。有的“三公經費”管理、使用仍存在問題,未能把有限的資源充分用于教育教學。教育支出結構不合理,在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對鄉村薄弱學校的改造投入不足,卻投入巨資修建豪華學校。
“四風”問題在職業學校
和基層教育部門的具體表現
一、形式主義的表現
1.學風不夠端正。對學習不夠重視,學風不夠扎實,學習態度不夠嚴謹,學習不夠系統。結合實際學習職業教育理論和政策不夠,存在為學而學、學用脫節現象。存在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甚至學歷文憑造假現象。
2.會風文風有待改善。會議數量多,尤其是泛泛布置工作的會、內容重復的會多,會期長,參會人員規模偏大,視頻會、電視電話會、現場辦公會等會議形式利用不夠。缺少會前溝通,會議效率不高。文件多、簡報多,文稿冗長、言之無物,習慣搞長篇大論、“穿靴戴帽”,缺乏實際內容,甚至弄虛作假。
3.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工作思路不夠清晰、重點不夠突出、難點不夠聚焦、考慮不夠精細、舉措不夠務實。重工作部署,輕督促落實,存在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的現象。政策水平不夠高,對有關政策把握不準,政策執行力不夠,執行有關政策不堅決甚至擅自變通。職業院校招生、學籍、教學、資助、免費、實習、就業、財務和資產、校園安全等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績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4.辦學理念不夠務實。發展定位不準、特色不明,脫離實際盲目追求學校升格、擴張,片面追求大(規模大)、高(層次高)、全(專業全),辦學趨同,缺乏核心競爭力。重學歷教育,輕職業培訓。對學校內涵建設重視不夠,抓工作重做表面文章,真正在抓教學、抓管理、抓改革上花的心思不多,下的功夫不夠。各類慶典、節慶、表彰、獎勵過多過濫。人、財、物沒有向基層、向一線、向師生傾斜。新聞發布不夠及時準確,造成不良影響。
二、官僚主義的表現
5.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意識不強。開展工作時未能全面考慮基層單位和師生承受力,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黨代會、教代會、學代會等制度落實不夠,領導接待日等聯系群眾機制落實不夠,師生參與權、話語權、知情權行使不充分。機關、行政部門服務態度不夠好。關心普通學生、困難學生、青年教工、困難教工不夠。
6.調查研究不夠深入。制定政策前深入調查研究不夠,換位思考不夠。對行業企業發展需求、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學校發展實際了解不深入,前瞻性思考不夠。對職業學校和教師、學生的困難了解不深。在重大問題決策前聽取基層學校和教職工意見不夠充分。干部與群眾日常交流和思想交流較少,面對面聽取師生意見不夠,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聽課制度落實不到位。
7.內部管理簡單粗放。領導班子團結協作意識不夠強,溝通不夠順暢,執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制度不到位。領導干部民主作風不足,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不夠。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校務公開不夠規范。部門權責脫節,辦事流程不科學,對來辦事的群眾和師生指引不清晰,推諉扯皮、效率不高。
8.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不到位。教育行政部門管得過多過細,對下級部門和職業院校微觀事務干預太多,學校辦學自主權落實不夠?,F有行政審批事項和“三評”項目,該放的沒完全放掉、該管的沒完全管好。政府部門協同推進職業教育改革機制不健全,教育政策協調力度和執行力不夠。管辦評分離的原則落實不夠到位,社會組織、行業企業等的作用發揮不夠充分。
三、享樂主義的表現
9.改革攻堅力度不夠大。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形勢認識不充分,對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新情況盲目、被動應付,對工作中面臨的難點問題推進力度不大。遇到棘手工作時,表現出畏難情緒。對改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教育質量沒有據理力爭,沒有盡力推動。對套取中職免學費和學生助學金、各類專項資金等問題發現查處不及時,對社會違規辦班、亂收費等問題集中開展清理查處不力。對師德師風建設、學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夠重視。
10.進取意識和擔當精神不夠。憂患意識不足,對成績估計過高,對加快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緊迫感不強、前瞻性不足。創新精神不夠,不敢大膽探索,工作中忙于應付多、主動思考少,習慣于“等、靠、要”,對地方職業教育和職業院校總體發展問題,對學校招生難、雙師型教師缺乏、實習實訓難落實等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以及對當前群眾和師生關心、意見集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推進解決的力度不夠。大局觀念、整體意識和協作精神不足,遇到問題怕擔責任,面對矛盾觀望回避。
11.貪圖工作和生活享受。違規占用、維修、改造辦公用房、新建樓堂館所,辦公室、會議室等場所裝修豪華奢侈。超編制、超標準配備公務用車,向企業、事業單位或下屬單位調換、借用車輛,向管理和服務對象攤派車輛運行費用,公車私用。因公出國(境)管理不嚴格,搞照顧性、無實質內容的出訪,變相搞公款出國旅游。
四、奢靡之風的表現
12.違規支出“三公”經費。不嚴格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有關規定,用公款超標吃喝、配發私人物品、高檔辦公用品或支付應當由個人支付的費用;用公款安排旅游、健身和高消費娛樂活動,或借調研、培訓等名義變相旅游。違反有關會議經費開支標準和會議定點管理規定,擅自提高會議用餐、住宿標準,違規組織娛樂、健身、旅游、宴請及發放紀念品等。對已經發生的超標準、高規格接待態度不堅決,沒有及時拒絕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
13.濫發津貼補貼等錢物。超過規定標準、范圍發放津貼補貼,違反規定發放加班費、值班費,以各種名義突擊花錢和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實物,以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實物等形式發放津貼補貼,借重大活動籌備或者節日慶祝之機,變相向職工普遍發放現金、有價證券或者與活動無關的實物。
14.勤儉辦學落實不到位。經費使用管理存在漏洞,重投入、輕管理,重分配、輕效益。有關專項資金不能及時全額撥付。學校財務制度不健全,存在資金使用效益不夠高、違規套取或者使用專項資金等現象。學校硬件建設求大求全求洋,實際使用效率不夠高,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不突出,存在浪費現象。不夠重視節約型校園建設,用水、用電、用氣管理不夠精細,固定資產和儀器設備、易耗品管理不夠規范,“節糧、節水、節電”活動開展得不夠深入。
15.黨風廉政建設存在薄弱環節。領導干部“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廉政教育有待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相關制度有待完善。違規占用住房,違反規定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講排場,比闊氣。利用招生、招投標、人事調動、職稱評聘、干部選拔、學生評獎評優等方面的職權為自己和親友謀取私利。
教育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
2014年6月9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