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七年級師生開展外出綜合實踐活動
[日期:2019-04-22] | 作者:sweetbear 1328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學生到達目的地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開會再次明確各自的分工目標,指導老師提醒學生按方案開展考察探究活動,帶隊老師重點關注學生安全問題等。
成都作為蜀國都城,三國歷史文化厚重,七年級師生結合語文、歷史和政治學科的內容特點開展了“走進武侯祠”外出綜合實踐活動。武侯祠的課題研究兼具文學和歷史韻味,比如楹聯的知識研究和典故等、詩歌和散文的創作、三國名人及武侯祠歷史文化探究、博物館文物保護、武侯祠旅游價值等。本次實地考察前師生均通過在校輔導課的時間做了充分的準備,擬定好小組研究課題,設計考察任務等。實地考察中同學們帶著自己關注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參觀、調查、采訪和體驗等。學生積極參與,又樂在其中。
為增強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并鍛煉膽識,歷史組范勇波老師指導的七年級五班開展了“走進武侯祠,我為家鄉代言”小導游實踐探究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學生的角色轉化,從文化的聽眾變成文化的講述者。學生們為了實現自己的角色轉變,進行了全方位準備,從資料的查找到導游詞的撰寫、修改,主動尋求老師、家長的幫助,一次次模擬演練,成就了最后的完美“演出”。從“唐碑”到“劉備廟”,從“武將廊”到“惠陵”,身著漢服的新雙中小導游,成了“丞相祠堂”前最靚麗的風景。從最初的戰戰兢兢到后來的主動出擊;從一次次被拒絕到后來被游客團團包圍,學生感受到了為別人服務帶來的快樂。這是一場真正讓學生參與體驗的深度文化游,學生不僅通過前期準備深入了解三國文化,而且在現場大膽與游客交流,充分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
創新科技,走向未來。今天走進四川科技館的內容也豐富多彩。結合數學學科和地理學科特點,同學們在四川科技館數學力學展廳和生態家園展廳開展了勾圓與非圓、二進制的應用、如何設計最短旅游路線、踩踏發電、垃圾分類等內容的考察和體驗活動。充分利用館內資源,培養學生對科技的愛好并深入鉆研,在體驗中引發思考,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水是生命之源,探索水質,保護生命。我校七年級8班和13班的學生來到雙流蛟龍工業港探秘活水公園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小課題紛繁多彩,有的小組調查蛟龍工業港污水來源,有的探究污水對環境的影響,還有的調查活水公園污水處理流程、微生物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等。同學們現場參觀調查,積極聆聽講解,運用學科知識并查閱資料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充分培養小組合作、資料搜集等能力。
在本次實地考察前一周(4月9日)年級組和課題組已組織指導教師、帶隊教師等召開外出行前會,會上行政領導、年級組長和課題組老師分別對外出人員安排及職責強化、三個地點的時間部署、課題準備和安全預案等做了詳細的指導。
本次外出綜合實踐活動是第一次在周四開展且七年級師生全員外出,老師們克服眾多困難,最終順利帶領全體學生完成實地考察任務。后續將在第12周(原定于11周因放假所以調整)、第13周和第15周開展中段指導、資料整理和成果制作、匯報等內容,在此溫馨提醒相關指導教師認真做好輔導。
我校積極踐行“求真務實”的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在真實社會環境中探尋問題的答案,相信通過高校長的帶領、老師們齊心努力和學生積極探索,學校在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中一定會越來越好!
(跨學科綜合課題組 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