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計劃——義務段“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學科培訓會
[日期:2019-12-02] | 作者:教科室 1391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19年11月29日“國培計劃——義務段“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學科培訓會在我校召開。參會人員有四川省各市區教研員、專家、教師與我校政治組全體成員,整個會議精彩紛呈,參與者獲益匪淺。
首先由成都實驗學校西區諶強老師獻課。他講課的題目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導入環節,諶老師創設情景,假如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有微信,你會在朋友圈里怎樣來慶祝呢?你會對祖國說什么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容易枯燥的課堂變得有趣了。接下來利用問題導學,在屏幕上呈現出本堂課要解決的七個問題,讓學生總體上對本課有了宏觀的認識。給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然后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環節“猜一猜”。
第一篇章:歷史上最牛的團隊—中國共產黨,然后用“牛氣十足”與“牛氣沖天”論證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同時列舉了中國速度、中國高度、中國深度三個方面的成就,增強了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進而讓學生概括黨的性質、宗旨、組織原則。
第二篇章:我黨最好的合作者“民主黨派”。為了大家更好地認識各個民主黨派,由學生手舉民主黨派主席照片一一介紹各黨的情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第三篇章小組探究學習。探討三個問題:1、多黨合作中誰是指揮誰是樂手。2、指揮與樂手如何合作。3、他們合作的機構是什么?利用樂隊中指揮與樂手恰當比喻讓學生記住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又順理成章地談到指揮與樂手作為朋友他們該如何相處呢?從而引出中國共產黨與其他民主黨相處的原則。接下來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人民政協,用了一個小視頻介紹,讓學生認識政協。最后一個項目式情景設計:全國青少年政協會議模擬大會。模擬政協會議,讓學生做理性公民,為天下發聲。說出你最關注的問題。以此結束,讓學生帶著問題繼續思考。
會議第二項有我校政治組胡燕老師獻課。她講課的題目是《做自信中國人,圓盛世中國夢》。胡老師設計該堂課時是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需要和我校健全人格和學科核心素養的需要、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課題的需要設計的。這堂課有三大篇章。
第一篇章:閱兵看中國自信。這個環節中先觀看視頻《細數國慶70周年閱兵中的那些“首次”》 ,讓學生直觀感受中國自信。傾聽習主席在天安門城樓的講話,思考: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有理由和底氣自信嗎?該環節設計目的是為了啟學生思考:盛大閱兵式背后是什么在支撐?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分析視頻、圖片素材,理解中國自信的根本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
緊接著設計了“最美閱兵面孔”頒獎典禮。講故事和致頒獎詞,由學生分別講述“地震男孩”與少先隊員方陣的故事。然后由教師總結發言、點評。同時描繪“自信中國人”的形象:對國家有認同;對發展有信心;對文化有底氣。以此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收集、整理素材,自己講故事和討論,明白自信中國人的表現。
第二篇章筑夢.做自信少年。設計“明星面對面”環節。學生采訪班級的“自信之星”,思考其“自信修煉秘籍”對自己的啟示。結合課前調查《羅森博格自信心量表》及全班同學的“自信之星”推薦卡,邀請量表得分及得票數最多的三位“明星”進行訪談,并展示其閃耀時刻。接著完成人形卡片,認真描繪專屬于自己的自信形象,并分享。通過引導學生尋找和學習身邊的自信榜樣,找到屬于自己的自信之道。
第三步便是了解班級同學夢想狀況,并思考個人夢想與祖國命運相聯系的意義,完成屬于自己的中國夢。引導學生將個人夢想與祖國命運相聯系。
第三篇章:追夢.普盛世華章。觀看視頻《我們都是追夢人》,領會追夢的意義所在。通過觀看視頻引起學生共鳴,并用富有儀式感的“同心同夢”活動鼓勵學生勇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大會最后一項由雙流廖洪森名師工作室導師廖洪森老師做點評發言。他發言的題目是“好課就是美的表達”。他提出好課有幾個標準。一堂好課需要有美的啟發。他引用盧梭說的一句話:“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感受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第二,好課一定有美的結構與韻律。在利用教材時知識要條件化做到有趣,知識情境化,做到有用。知識結構化,做到有意義。
好的課要有美的靈魂與追求。好的課要有美德結構與韻律。好的課要有美的問題與生成。好的課一定要有美的活動與和諧。好課一定要有美的境界與意義。
(道德與法治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