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中學實驗學校關于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告家長書
[日期:2021-03-01] | 作者:德育處 2055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尊敬的家長: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手機已經日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變得更加簡單和直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而多彩。但事實的另一個方面,我們其實在使用手機的同時也被手機所支配,很多成年人玩手機已經到了難以自控的地步,出現了嚴重的手機“依賴癥”,所謂玩物喪志,莫過于此。青少年學生三觀尚未完全形成,人格更未健全,自制能力尤差,所以學生攜帶使用手機不僅影響個人的學習、生活和成長,也給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學校的教育管理帶來重重阻礙,同時還嚴重的影響了家庭親子關系。鑒于此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 2021〕3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和保護視力引導工作,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我校現將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嚴重危害提醒如下,敬請各位家長認真閱讀,并配合學校做好相關工作:
1.頻繁使用手機,損害身心健康。
現在不少學生由于過度使用手機,情緒變得煩躁不安,抑郁寡歡,甚至手機沒電、信號減弱等很正常的情況,也會造成他們的緊張和焦慮,這些都是“手機中毒綜合癥”的表現。
2.違反校規校紀,影響教學秩序。
調查發現,學生一旦將手機帶入學校,想方設法在教室偷偷玩手機,這樣會嚴重影響聽課質量。有的學生甚至利用手機在網上直接搜索習題答案和作文范文,喪失了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養成了依賴思想。
3.隨意結交朋友,嚴重影響學業。
手機的過度使用加速了學生社會化,結交范圍迅速擴大,占用有效學習時間,影響學生學業成長。有些學生利用手機不僅在校內隨意結交朋友,還聯系社會不良青年,給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了不良影響,埋下嚴重安全隱患,增加教育管理難度。
4.不良信息泛濫,不利學生成長。
手機上網、微信聊天、網絡游戲功能,以及不良網頁、行騙短信、涉黃涉賭等信息,讓心智尚未成熟且無社會經驗的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無法自拔,影響學生健康成長。個別學生還會因此而導致學業成績嚴重下降。
5.佩帶使用手機,形成安全隱患。
一些學生在上學、回家路上邊走路邊低頭玩手機,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車輛,極易對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機丟失而造成學生之間猜疑、影響同學之間關系等事件也會發生;有的學生為了手機充電,還會私拉亂接電線,極易造成安全事故。
6.過度依賴手機,親情逐漸疏遠缺失。
孩子過度依賴手機,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務等事情時間減少,加之很多學生由于父母工作忙,爺爺奶奶又管不了,監督不到位,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親情逐漸疏遠缺失。
7.手機消費支出,加重家庭負擔。
學生使用手機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極大地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有的學生為了支付數額不低的手機通訊費用,將偷竊的手伸向身邊的同學或者到處借貸等。
鑒于我校實際,我校對于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的具體規定如下:
1.班主任可通過微信群或者家校通,與學生家長積極進行有效溝通,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形成家校聯動機制。
2.學校禁止學生將手機或電子產品帶入校園,德育處將不定期組織清查學生攜帶手機或電子產品進校園現象。學生在校園中帶手機一經發現都要收繳,家長到校簽署保證書后方可返還。
3.對于在校內私藏、偷玩手機,且本人不配合、家長不支持教師教育管理的學生,以及兩次或以上被發現帶手機的學生,學校將依規從重給予紀律處分。
4.學生因特殊原因確需隨時和家人保持聯系,可以借助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手機,住校生可以求助于生活老師。
尊敬的各位家長,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讓孩子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愿望和責任。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讓孩子把手機留在家里,將精力投入學習。
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坐在你的面前,你卻低頭玩著手機”。讓我們共同努力,和孩子們一道放下手機抬起頭,消除這最遙遠的距離。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感謝您的支持、理解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