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0學年度下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組首次例會
[日期:2021-03-11] | 作者:教務處 2154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新學期開始,2021年3月8日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組的老師相聚在圖書館召開了第一次例會。課題組組長李春燕老師就上期工作作了總結,對本期整體工作進行了部署,主要強調了本期的大事件——科技節系列活動的組織和安排。各位課題組老師對各項活動的組織和安排進行了積極的討論,提出了好的建議。
一、科技節活動整合思路
-
科技活動與學校參與賽事整合
科技節應該成為每年科創大賽、學術年會等各級各類賽事的預賽平臺。我校科技節舉辦在每年3-6月份,各級各類賽事大多集中在7-12月份,因此科技節應該成為師生作品設計、制作、籌備的重要時間節點。也通過賽事催生出更多的作品,通過初選可以甄選出質量較高的作品做參賽準備。
-
科技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
讓科技節成為選修課成果展示的平臺。學生的成果在什么樣的時間的地點完成?以前采用的方法是發明創造、科技制作幾乎是在科創班中出現,但科創班學生人數和時間都是有限的。選修課課程豐富、時間豐富,如機器人、學生創客團隊、3D制作等項目,但平時選修課沒有較好的評價模式,很難出成果。現在可以通過科技節為契機,以成果為導向,引導選修課程向精品化課程邁進。科技節的參賽項目可以作為選修課評價的重要標準。
讓科技節成為課題研究成果展示的平臺。在每年的科技節5-6月份,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會有一次當年的最新課題研究成果。但局限性較大,可選范圍較小,可將成果展示的范圍擴大,其中包括勞動技術課程、分學科小型課題、跨學科外出課程等,能通過成果展示形式呈現均可。時間和形式以成都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果比賽形式為參考,12+3分鐘。展示出的較好成果可為學術年會和科創大賽做儲備。
-
科技活動與重要活動有機整合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雙流區河長辦在臨近的一周將舉辦大型宣傳活動,從2018年開始,水務局與我校《白河》課題組師生合作舉辦相關活動,每年將由雙流區河長辦為我校白河課題組學生頒發“小小河長”優秀證書及新一屆“小小河長”聘書。今年河長辦將有一個項目“河長制進校園活動”,在這周我校可以啟動科技節開幕儀式,將可以有效整合水務局、河長辦、教育局、成都市河研單位及相關新聞媒體參與,為科技節創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每年的5月4日是“青年節”或者“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的節日,可以利用合適的時間,作為科技節的閉幕式。在閉幕式上不再是開會,而是在學校操場上舉辦大型的成果展示活動。以每個選修課和研究性學習課題為單位,成果形式不限,以成果促進活動課程的扎實推進,這樣可以取消每年12月份對選修課的機械考評,考評工作放在成果展示活動期間。這樣可以整合家長資源和學校大部分老師資源,成果將會更加豐富,為成都市科創大賽做好充分的籌備。但在時間節點上考慮到5月份的假期和6月份的重要考試工作,以及結合我校課程開設的特點,建議閉幕式安排在5月中下詢的某一個周四下午舉行。
(四)科技活動與職業生涯規劃活動有機整合
舉辦大型的成果展示活動,難度最大的在于籌劃、組織、協調工作。誰來組織現場、負責安全?一次大型的活動就是一個小社會、一次市場運作模式,如果放在真實的世界當中,就會涉及到各個部門。學校教育在提倡開展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生涯規劃沒有真實的職業體驗,學生如何能感知到自己對未來的期待了。在科技節大型活動展示期間,讓學生模擬真實的崗位,如市場監管局、法院等,而在生涯規劃課中讓學生提前了解、認識各個職業,這樣是否能撬動學生對自我規劃的內在動力了?
(五)科技活動與小初高科技活動有機整合
由于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的差異,學校在設計課程和展示成果的時候,應該統一考慮小初高的銜接問題。避免出現小學開展過的活動在初中還把學生當做一張白紙開展,無法促進學生水平的提升。
(六)其它常規活動的時間整合
除了在以上提到的活動外,在以往科技節項目中,是以各教研組為單位開發的活動項目,有些項目本來是在選修課中開展的,可作為選修課項目上報。還有一些項目需要較長時間完成的,按教研組為單位繼續保留原有項目。但由于原有項目比賽時間是在放學后的一段時間,學生時間較緊,參與人數較少,影響范圍小,建議決賽環節可安排在閉幕式成果展示活動當天進行。
(七)時間和形式整合
在以往科技節活動過程中,之所以沒有科技節的氛圍,還與組織時間有關系。人文藝術節和運動會有一個較長的全校參與的時間段,唯獨科技節小打小鬧沒有形成氣候。建議像人文藝術節一樣,至少給學生留足半天的時間,充分感受和參與科技節的相關項目活動。
二、活動實施關鍵節點和步驟
活動實施關鍵節點和步驟 |
||||
關鍵主題 |
活動項目 |
成果形式 |
參與單位 |
籌辦流程 |
開幕式 2021年3月22日“世界水日” |
開幕式:校園科技節暨“世界水日”活動 1. 第十二屆科技節開幕 2. 頒第二屆優秀小河長,聘第三屆小河長; 3. 高校的一些科技項目現場展示活動(待定) |
演講 科技項目展示 |
1.教育局; 2.水務局; 3.河長辦; 4.成都市河研會; 5.雙中實驗小學部、高中部、初中部部分項目。 6.參與以上項目的選修課教師。 7.部分參與家長; 8.德育處 9.安全處 3.職業規劃部門; 10.班主任; 11.教務處; 12.后勤處;
|
1.設計方案; 2.組建核心成員籌備團隊; 3.明確參賽項目; 4.分解任務,落實到人; 5.實施過程。 6.籌備開幕式; 7.籌備閉幕式成果展示活動。 |
閉幕式2021年5月中下詢的某一個周四下午 |
閉幕式:“我愛科創”——第十二屆科技節成果展示活動 1.以選修可為單位展示各選修課的研究成果。成果展示分為物化成果展示和現場體驗操作展示部分。物化成果也包括作品、文章、視頻,也包括現場演講,心理輔導、安全急救等項目。 2.活動組織,學生生涯規劃隊伍負責。如市場監管局、公安局等。讓這里成為一個模擬小社會的平臺,讓學生帶著神圣的職業感完成組織和安全工作。 3.課題研究成果展示。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勞動教育課題、分學科小型課題、選修課部分課題、跨學科外出活動課題等。均可作為課題研究項目展示,時間為12+3分鐘。
|
選修課成果形式不限。
|
第十三屆科技節活動項目(建議稿) 閉幕式展示項目 (李春燕) |
|||
一、傳統項目的改進(現羅列出的是上屆科技界項目,以本屆各教研組上報為準) |
|||
序號 |
活動項目 |
項目負責人 |
活動形式 |
1 |
發明創造 |
何鐵 |
作品展示講解+優秀學生現場授課“我教發明創意設計” |
2 |
科學論文 |
段緒德 |
展板 |
3 |
去污漬比賽 |
周翠花 |
現場比賽 |
4 |
污水凈化比賽 |
王文強 |
現場比賽 |
5 |
環保征文比賽 |
宋揚 |
作品展板+演講視頻 |
6 |
環保繪畫比賽 |
吳永建 |
作品展板+優秀學生現場授課“我教環保創意畫” |
7 |
24點 游戲 |
蘇建 |
現場比賽 |
8 |
科學 影像 |
官勤學 |
太陽們播放+現場優秀作品學生授課“我教科學影像的制作” |
9 |
幾何畫板應用比賽 |
萬靜 |
微機室現場比賽 |
10 |
制作風箏比賽 |
程國斌 |
現場制作 |
11 |
橋梁承重創意大賽 |
王偉 |
現場比賽 |
12 |
3D打印 |
楊明 |
創客工作室現場比賽 |
13 |
數字華容道 |
陳苗 |
現場比賽 |
14 |
天體模型制作大賽 |
歐波 丁翔 |
現場制作 |
15 |
細胞模型制作大賽 |
雷智 |
現場制作 |
16 |
生態瓶制作比賽 |
曾思敏 |
現場制作 |
17 |
生物實驗操作大賽 |
張淼玲 |
現場比賽 |
18 |
計算機組裝 |
付秀軍 |
現場組裝 |
19 |
電磁炮創意大賽 |
王偉 |
現場比賽 |
20 |
環境地圖大賽 |
鐘英 |
作品展板+優秀學生現場授課“我教環境地圖繪畫” |
21 |
電子作品比賽 |
付秀軍 |
(PPT、WORD電子小報、電腦繪畫、程序設計、動畫設計)作品展板+視頻 |
22 |
科幻畫展評 |
吳永建 |
作品展板+優秀學生現場授課“我教科幻畫繪畫” |
23 |
魔方 |
黃艷 |
現場比賽 |
24 |
創意火箭制作比賽 |
何鐵 |
現場制作 |
25 |
科技作品制作 |
詹先斌 |
現場制作 |
二、新增項目(以下兩個項目為例,根據宣傳動員工作,可能還有其它項目申報) |
|||
1 |
紙橋承重比賽 |
李春燕 |
現場比賽 |
2 |
橋梁創意設計 |
李春燕 |
現場創作 |
3 |
學生實驗展示項目 |
李春燕 |
現場展示 |
三、選修課項目舉例(以下面的項目舉例,大部分選修課項目在傳統項目中已經有所體現,在這里沒有羅列出來。同時在現有選修課中也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展示項目) |
|||
選修課建議項目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教研組 |
建議成果展現形式 |
1 |
創意美術 |
|
現場比賽+優秀講解 |
2 |
播音與主持 |
|
作品展板+優秀學生現場授課“我教書法” |
3 |
軟筆書法 |
|
現場創作 |
4 |
VB程序設計 |
|
|
5 |
VEX機器人 |
|
現場比賽+優秀講解 |
6 |
樂高ev3機器人 |
|
|
7 |
航空模型原理與操作 |
|
|
8 |
3D設計打印與圖片處理 |
|
|
9 |
走進天文館 |
|
|
10 |
陽光生態園趣味探究 |
|
|
11 |
探索氣象奧秘 |
|
|
12 |
急救與自救 |
|
|
13 |
插花藝術 |
|
|
14 |
烹飪技術 |
|
|
15 |
中國傳統文化之編織秀 |
|
|
16 |
葡萄酒文化與藝術 |
|
|
17 |
幾何畫板 |
|
|
18 |
魔方與數學思維 |
|
|
19 |
數學文化與數學思維 |
|
|
20 |
校園電視臺(攝影技術及PS后期處理) |
|
|
21 |
從比較解剖學看系統進化 |
|
|
22 |
電路集成與集成電路 |
|
|
四、各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成果展示(各小組籌劃各課題組的展示形式,但均須有學生講解) |
|||
1 |
校園氣象站觀測與研究 |
|
|
2 |
羊肚菌種植實踐活動 |
|
|
3 |
無土栽培 |
|
|
4 |
色光課題 |
|
|
5 |
無殼孵化陽光生態園 |
|
|
6 |
蔬香園的智能優化設計 |
|
|
7 |
投資與理財 |
|
|
8 |
魚菜共生系統 |
|
|
9 |
雙流地方歷史文化探究 |
|
|
10 |
古代化妝品的研究與制作 |
|
|
11 |
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兒童文學時代性 |
|
|
12 |
水缸設計與管理 |
|
|
13 |
白河等深線的探測與繪制研究 |
|
|
14 |
白河課題沙盤制作研究 |
|
|
15 |
折紙藝術的研究 |
|
|
六、學生創客領袖展示項目(結合學校創課領袖團隊和科創班教學中甄別出的學生主動愿意研究的課題項目) |
|||
|
無人機的研究 |
|
|
|
校園智能化食堂研究 |
|
|
|
橋梁的研究 |
|
|
|
校園冷暴力的研究 |
|
|
七、職業生涯規劃項目(精英志愿者選修課) |
|||
|
市場監管局 |
|
|
|
城市規劃局 |
|
|
|
法院 |
|
|
|
環保局 |
|
|
|
工商局 |
|
|
|
公安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