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節開幕啟科教新篇章 多部門聯動促品質大提升
[日期:2021-03-23] | 作者:教科室 1511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記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第十四屆科技節開幕式
為了引領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境氣候,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結合“3.22世界水日”、“3.23世界氣象日”契機,與雙流區河長辦、四川省氣象學會、成都市氣象學會、雙流區氣象局、雙流區科協聯動,在3月22日上午成功舉辦了第十四屆科技節開幕式暨“3.22世界水日”河長制進學?;顒雍汀?span>3.23世界氣象日”全國示范校園氣象站授牌儀式。
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有四川省氣象學會秘書長吳剛,四川省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氣象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周雪惠,成都市氣象學會副理事長陳洪,雙流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謝紅英,雙流區氣象局局長蔡霞,雙流區河長辦副主任、水務局副局長李瓊芳,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氣象學會,雙流區河長辦、水務局、氣象局、科協等單位相關領導。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校長高志文、副校長羅曉章等領導和七、八年級全體師生參與了開幕式。
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一直秉持“人本化、規范化、創新化、現代化”的辦學理念,實施“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在狠抓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突顯學校辦學特色,依托兩節一會(科技節、人文藝術節、運動會)為載體,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健康體魄,健全學生人格,充分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科技創新教育逐漸成為我校內涵發展和品牌發展、推進和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
“創新·體驗·成長”是今年科技節的主題。本屆科技節將從3月22日到5月20日為期兩個月。本屆科技節將進一步創新形式,豐富載體,將于5月20日舉行的科技節閉幕式暨科技教育成果展示活動,屆時將會有“比賽類、互動類、展示類”等項目,所有展示活動以項目組為單位,由師生共同策劃設計形式和內容,讓學生充分參與各項活動,感受科技魅力。
開幕式上,在高志文校長熱情洋溢的演講致辭后,雙流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謝紅英,雙流區河長辦副主任、水務局副局長李瓊芳為我校榮獲雙流區第三屆小小河長“碧水守護者”榮譽稱號的張睿等五位同學頒發了榮譽證書。
2008年我?!栋缀印氛n題組成立,持續關注雙流區城市河道——白河的發展變化,一屆又一屆學生親眼見證白河從黑臭河變成了如今全亞洲最大的濕地生態公園的美麗中軸線。2018年《白河》課題組學生被雙流區政協李德龍主席親自授予”小小河長”的光榮稱號。自此,小小河長們擔負起了“白河生態環境保護、節水護水宣傳落實”等責任,并在課余時間積極履職盡責,為白河生態的持續改善做出了突出貢獻,于是在2020年4月,小小河長被評為成都市 “最美護河人”。在本次開幕式上,又有19名《白河》課題組學生光榮成為了第四屆小小河長,羅曉章副校長代表我?!栋缀印氛n題的小小河長們,為區河長辦李瓊芳副主任頒發了“小小河長”校外導師聘書。
2014年,我校在雙流區科協的幫助下成立了“校園風云氣象站”。在省、市、區氣象部門和雙流區科協領導和專家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向敏等老師的帶領下,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以該氣象站為載體,探索在風云變換的氣候中所蘊藏的豐富知識,取得了包括“全國十佳科技實踐活動獎”等在內的眾多成果,并最終在2020年12月被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評為“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園氣象站”,這也是四川唯一獲此殊榮的校園氣象站。于是,在“3.23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借助本次科技節開幕式這一平臺,為表彰我校風云氣象站取得的成績,四川省氣象學會吳剛秘書長代表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為我校頒發“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園氣象站”獎牌,體現了對我校此項工作的高度肯定。隨后,成都市氣象學會副理事長陳洪還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我校在氣象知識普及教育、科技教育中的努力和探索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我校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的贊揚。
榮譽是一種肯定,但科技創新之路,環保發展之行,我們還在路上,還需要更多人的參與與貢獻。在開幕式隨后的活動中,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宋雷為我們講述的基于環境的科研故事,“小小河長”獲獎代表徐愛羅和劉昱熙同學為我們發出的環保呼吁,創新夢想等都在不斷激勵我們的廣大學子,聚沙成塔,百川匯海,在創新與體驗中不斷成長。
科技節是一個閃爍智慧之火、觸發靈感之光、涌動創造之泉的節日。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將科技節作為學校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平臺,力爭舉辦成為學生喜歡的活動賽事,讓師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有興而來,滿載而歸;讓科技節成為每年科創大賽、學術年會等各級各類賽事的預賽平臺;讓科技節成為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選修課程、課題研究成果展示的平臺;讓科技節成為學校與社會資源建立關聯的平臺,成為學校特色課程對外展示的窗口。
科技創新教育是培養探究型、創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學校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抓手。十多年來,我校的科技創新教育以“一體兩翼,點面結合,常態推進”為實施策略,即以“辦好科創班”為主體,以“深化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深化科技愛好者協會活動”為兩翼,以“科技選修課程、創客課程”為點,以“跨學科綜合課程、種植基地課程”為面,常態推進“科技節和科技研學旅行課程”。這種點面結合的科技教育課程,使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得到了較好發展,涌現了就讀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博士羅嵐炘、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的胡瑞鋒、2020年市理科狀元并就讀北京大學的文星朗等優秀畢業生外,還取得了眾多高質量的科創成果,如從2009年參與各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以來,獲得了6000多個獎項,其中包括全國十佳科技實踐活動獎1項,全國一等獎8項,全國二等獎3項,四川省一等獎13項,成都市英才獎10項。到目前為止,師生共獲得340項專利證書,735項專利受理通知書。我校機器人代表隊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中奪得大賽總冠軍,實現了學生的特色發展;王偉老師獲四川省“十佳機器人教練”,李舉梅老師、龍姿君老獲得“四川省十佳科技輔導員”,李春燕、羅遠洋、段緒德等老師獲“全國創新名師”,實現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先后榮獲“成都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四川省機器人十佳學校、全國示范校園氣象站、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钡葮s譽,實現了學校的特色發展。
在和煦的春光里,隨著第十四屆科技節開幕式暨“3.22世界水日”河長制進學?;顒雍汀?span>3.23世界氣象日”全國示范校園氣象站授牌儀式的成功舉辦,科技節的各項活動也將有序高效展開,雙中實驗科技教育的春天也必將更加絢爛多姿!
(撰稿:孟露、李春燕;審稿:干敏、段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