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重大課題德育課程專題研討活動在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舉行
[日期:2021-05-06] | 作者:教科室 1805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1年4月28日,2019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重大課題德育課程專題研討活動在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舉行。本次專題研討活動由四川省教科院、成都市教科院主辦,省重大課題牽頭研究單位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承辦,省重大課題協同研究單位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匯源校區、成都市新都區機關幼兒園、四川省漢源縣第一中學、自貢市富順縣安和實驗學校和雅安市寶興縣磽磧藏族九年一貫制學校協辦。
四川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王真東所長、四川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楊賢科副所長蒞臨指導,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鄭富興教授作專題講座,牽頭研究單位和協同研究單位的課題負責人和主研人員出席會議。
首先,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高志文校長代表學校和牽頭研究單位對蒞臨專題研討活動的專家、領導和老師們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在培養健全人格的德育課程建設中所取得的成效,希望課題主研人員虛心聽取專家的指導意見及建議,積極參與交流,提升科研素養,為今后的課題深化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接著,2019年度省重大課題牽頭研究單位和協同研究單位課題負責人就各自在德育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效果作主題匯報。
德育的根基在于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生命主題是德育中重要的版塊,成都市新都區機關幼兒園副園長楊雪老師分享題為《幼兒園生命體驗課程建構的實踐研究》的主題報告,她從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和研究成效等四個方面介紹課題研究歷程。課程注重探究、體驗,強調讓幼兒在體驗式生態場域中獲得生命成長;在日常的生命體驗活動中,注重在親身體驗、探究中獲得生命成長的經驗,形成關愛生命的態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六年來,課題組一直致力于深度實踐課程,取得了顯著效果;教師開發實踐課程的能力顯著增強,幼兒形成了尊重、關愛、珍惜生命的態度,獲得了全面發展,同時家長的生命教育觀念也得到提升。
家校攜手,才能打造最適宜學生發展的教育。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匯源校區研修室副主任蒙茜老師分享主題報告《家校攜手,賦能發展》,介紹了匯源校區的《基于“匯家”綜合實踐活動的家校教育共同體的構建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蒙茜主任從“為什么要做、怎么做、做出了什么、做的效果”四個方面進行概述,呈現了匯源校區以課程的角度對家校教育合力育人進行的系統探索。
德育的根本是培育人,核心在于培育人的健全人格。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德育處王敏蓉主任分享了《基于健全人格培養的德育課程化實踐研究》主題報告,介紹了以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為目標,重視學生在意識傾向、心理特征和行為風格三個維度的整體狀況和整體生成質量。通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他人)、人與自我三大學習領域,從分科綜合到多科協同、從班級管理到課程設計、從大型活動到超科實踐等多個平臺,分模塊層層推進的實施策略和評價方式的探究,以及所取得的認識性成果、操作性成果和物化成果。從背景到問題、從思考到實踐,從影響到反思,概述了課題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實踐研究過程,以及潤澤學生人格、提升教師素養、涵養教育初心的課程實施效果。介紹了學校圍繞師生的成長在課題研究和課程建設中對于教育目標、研究團隊、組織形式、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空間、教育評價等七個方面進行了校本化的德育課程建設與管理。德育活動是道德認知擴展向道德行為轉化的重要機制,一切德育工作都應該通過活動來組織。課題組王俊老師就《 基于健全人格培養的初中超班級集體活動課程化實踐研究》進行了解讀,展示了學校超班級課題組的德育課程開發實施的策略與特色。
課題研究離不開腳踏實地的實踐,更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引。四川師范大學鄭富興教授就《學校德育文化建設的課程化路徑》專題對德育文化與德育課程的理解與實施路徑做了深刻闡釋。鄭教授在報告中提出:我們既要看到課程化傳統思路的整體系統、規范有序,也要看到其控制性可能對來自不同學生的自由多元資源的影響,學校德育文化建設的課程化途徑需要平衡自由與規范、直接與間接以及顯性與隱性之間的關系。并通過營造學校德育文化空間來進行這種平衡的理想建構,從而讓學校空間進行的自身生產聯結德育要求、規范秩序與學生經驗、多樣文化,通過封閉式課程化與開放式課程化的平衡,在重視學生需求和多元經驗中建構學生成長與美好生活的文化力量。
四川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王真東所長對省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給予指導,首先肯定了各研究單位取得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牽頭研究單位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然后就課題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科學性、引領性和指導性做了具體詳細的說明,對本重大課題聯組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期待以自身學校特色為基礎,以學生發展為目標,以德育理念為引領進一步推動課題的縱深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看到課題研究結出累累碩果。
下午研討活動迎來了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初中、小學和幼兒園分會場的“基于健全人格培養的德育課程化實踐研究”課題研究成果主題展示活動。
初中部班主任陳幸老師的主題班會課《交往如尺應有度,青春如花自盛開》、附屬幼兒園王夢潔老師的大班德育綜合活動《這不是我的帽子》分別對不同學段的課題研究成果進行了活動案例展示。初中部和附屬小學分別在不同學段、不同學科的階段研究成果指導下進行了五節課例展示,物理王春艷老師執教《大氣壓強》、音樂陳衫杉老師執教《我和你》、數學萬靜老師執教《軸對稱現象》、英語高翠老師執教《Let's save the elephants》、附屬小學語文楊彬老師執教《火燒云》。四川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楊賢科副所長參加下午的主題展示活動后給予了高度評價: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德育問題來源于學生的困惑與成長需求,在活動中引領學生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與言行,并通過活動層層推進,引導學生進行體驗與自我反思,構建有效的德育課堂。
精彩紛呈的課堂讓參會老師們感受到了德育育人的溫暖,看到學生們在課堂中自由地表達、積極地分享、真摯地共情,德育的作用和意義便在點滴的課堂瞬間生根發芽,落地開花。在課后交流中,自貢市富順縣教體局教研室范世君副主任、雅安市寶興縣磽磧藏族九年一貫制學校郭顯剛副書記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經常性的進行。
此次專題研討活動提升了教師科研水平,促進了各研究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廣了課題研究成果。
供稿人:袁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