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學會心理咨詢
[日期:2014-12-29] | 作者:德育處 207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所謂心理咨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主要是指心理學工作者或心理咨詢專家運用心理學的知識、理論和技術,通過回答問題、解釋疑惑、提供建議、商量討論等方式,為求詢者解決其心理問題的一種方法。 心理咨詢借助語言、文字等媒介,給咨詢對象以幫助、啟發、暗示和教育的過程。心理咨詢可以使咨詢對象在認識、情感和態度上有所變化,解決其在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復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障礙,促使咨詢對象的自我調整,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保持身心健康。為了達到交互的及時性,真實性,常常要求求詢者和咨詢工作者的相互交談。咨詢工作者是求詢者的朋友和心理話的傾聽者,而求詢者是一個訪問者。可能的話,咨詢工作者要幫助進行情景構造。 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是: (一)為心理健康者提供人格發展的條件,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 (二)幫助心理正常但又存在某種心理負擔的人解決其在學習、工作、生活、人際交往以及疾病和康復等方面的心理不適應。減輕他們內心世界出現的矛盾,增強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在認識、情感、態度和行為方面有所變化,學會發掘自身的潛能,去更好適應環境,完善自我。 應特別指出,人的心理品質的形式與發展是漸進的,因而,不良心理品質或心理變態是不可能只經過一次心理咨詢就一蹴而就,馬上恢復正常。 實踐告訴我們,心理咨詢是人類精神文明的標志,它不僅能消除隱匿罪惡,還能防止許多意外(如自殺)的發生。 總之,心理咨詢在探索人類心理奧秘,提高我們生活特別是精神生活質量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心理咨詢是一種理解,是一種溝通;心理咨詢是一種安慰,是一種鼓勵;學校心理咨詢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和辨別是非,幫助學生適應社會和理解人生;學校心理咨詢幫助學生樹立勇氣,學校心理咨詢幫助學生找回自信。 臺灣學者陳龍安在其《兒童咨詢技術》一書中說:“學校心理咨詢不是說教,是聆聽;不是訓誡,是接納;不是教導,是引導;不是控制,是參與;不是偵訊,是了解;不是遏止,是疏導;不是做作,是真誠;不是解答,是領悟;不是解決問題,是協助成長;不是表面屈從,是內心轉變。” 班主任工作中只有采取接納、聆聽、商討、疏導、尊重、獻計獻策的態度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師生溝通效果和心理效應。
下一條:我校舉行安全緊急疏散演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