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2023年度工作會議召開
[日期:2023-05-19] | 作者:曹瑩 968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5月16日,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2023年度工作會議在廣西南寧召開。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各省(區、市)語委辦負責同志,以及語保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相關代表等100余人參會。
會議總結了語保工程二期建設以來取得的成效進展,研究部署了下一階段工作重點和任務要求。會上,向語保工程二期建設專家委員會專家頒發聘書,發布《中國語言資源集》遼寧、廣西等10省(區、市)分省卷。
會議指出,語保工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國家發展全局,著眼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不斷增強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能力。會議強調,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力度,推動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要積極主動謀劃、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堅持問題導向、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守正創新、推動開發應用,匯聚專家力量、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堅持胸懷天下、加強交流互鑒。
會后,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在南寧市賓陽縣舉辦《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賓陽》新書發布活動,推動語保工程標志性成果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打造地方語言文化名片。
教育部、國家語委于2015年啟動實施“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語言資源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應用。經過一期建設,共完成1700多個田野調查點的調查,范圍涵蓋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全國34個省(區、市)120余種語言和各地方言,收集原始文件數據超過1000萬條,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產生廣泛社會影響,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2021年工程啟動二期建設,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并取得系列標志性成果。
來源:中國教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