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 以研促學
[日期:2023-05-19] | 作者:sweetbear 82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3年5月18日(周四)上午,成都市雙流區2023年春期國際理解教育學科研培活動暨國際理解教育專項培訓會在成都市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舉行,此次活動為推進雙流區國際理解教育有序開展,深入探究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實施而開展。本次活動內容有:1.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國際理解教育課題組長陳幸介紹我校國際理解課題實施情況及參加成都市首批國際理解教育種子教師培訓心得分享。 2.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八年級英語組任燕老師獻課。 3.現場聽課教師互動交流分享,成都市雙流區教科院職業教育與教育國際化研究室教研員陳嘉立老師點評此次展示課 4.成都雙流區棠湖外國語學校教師蘭永容老師分享交流棠外國際理解教學課程實踐情況。
任燕老師的這節課是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國際理解教育課題序列下的子課題,課題名稱為: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用智慧抒愛國情懷(Telling Chinese stories in English, expressing patriotism with wisdom)本課題在八年級下學期開發與實施,課題目標是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增強學生對本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并有意識地傳播中國文化。課題分為以下三個課時:第一課時:開題課。第二課時:中段指導課。第三課時:成果匯報課。任燕老師上的這節課為本課題的開題課。本堂課運用了PBL項目式教學模式。學生在參加“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的大型比賽這個真實的活動背景下,探究了“什么是中國故事”“為什么要講中國故事”“如何講中國故事”,最終能夠解決用英語講中國故事這個問題,達到用智慧抒愛國情懷的目的,用世界最熟悉的語言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國。整個課設計邏輯清晰,給學生很好的示范和引導,內容豐富,是一場視聽文化盛宴。老師通過絲綢之路帶出了中國特色,中國智慧和中國精神三個方面,非常巧妙,也實現了英語、歷史、地理、數學等多學科融合。說到用英語講中國故事,老師結合立格實驗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三段六環”教學模式,本堂課屬于開題課,給學生指明方向的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發揮空間,也許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學生會遇到一些小問題,但是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去解決問題,這種可持續研究正是項目式研究和立格實驗綜合實踐課程的魅力和活力所在。總的來說,通過這個課題,任老師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也真正鑄造了中國靈魂,培養了學生的國際視野。
教研員還提出了幾點希望:1.希望老師提高站位,思考學科中的國際理解滲透2.加強團隊研究實踐,互相學習3.希望老師們積極參與優課、論文、案例等評選,尤其是市級評選4.希望更多的學校主動承辦區級或市級的國際理解相關活動。(圖文:國際理解教育課題組 撰稿:陳琦 審核:陳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