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文總校長在立格實驗建校20周年慶典上的講話
[日期:2023-11-20] | 作者:sweetbear 1078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追理想篳路藍縷開創基業,強信念披荊斬棘永爭光榮
——在立格實驗學校(雙中實驗校)成立20周年慶典大會上的講話
高志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和來賓,各位家長和校友,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成都市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雙中實驗校)成立20周年慶典活動,首先,請允許我以總校長的身份代表學校教育集團目前在校的6600多名學生和700多名教職工,對光臨現場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嘉賓,各位家長和校友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
舉行這次校慶活動,目的是總結學校20年的辦學經驗和形成的特色,提煉、打磨和展示20年(尤其是近五年)的辦學成果,理清學校未來發展思路,擴大學校影響,增加學校凝聚力,為學校未來的發展鼓勁加油!
下面,我就學校發展的歷史,形成的經驗和特色以及未來發展的思路給大家作一個匯報。
一、二十年篳路藍縷,四學段集團始成
20年前,作為長期從事教學和學校管理的我,目睹教育發展中各種偏離教育本質的現象,就產生了辦一所堅持教育本真意義,能提供最適合學生成長條件的學校的理想。20年來,我和同事們為了追尋這個理想,篳路藍縷,負重前行,不斷地推動立格實驗學校向前發展。
回想2003年,學校剛從雙流中學將初中部分離出來,引入民間資金建立雙中實驗校時,可謂困難重重:爭取政策支持的困難,辦學水平競爭和招生競爭的困難,教師隊伍建設的困難,從辦學定位到確立辦學理念體系的困難,建立一套適應新學校新體制的管理機制的困難,建設先進的課程體系和學校文化的困難,負債建設和硬件不完善的困難……當時的民辦學校還是新生事物,政府、社會對民辦教育都還有一個認識過程,大家也持觀望態度。所以,在建校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學校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可以說上述困難中任何一條處理不好,都會嚴重影響學校的發展。在克服重重困難中我們所做的細致工作,今天無法一一道來。總之,為了克服這些困難,我和同事們與全體教職工一道,上下一心,無論寒暑,不分晝夜,不知道什么叫失敗,也不知道什么叫疲倦和傷痛,跌倒了再爬起來,正面不通就繞道走,無論面臨什么;都向著心中的目標,一往無前!
在發展的策略上,雖然市教育局批準我校招生的學段是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但由于我校最初是初中的基礎,再加上資金投入的限制,所以我校采取了先辦好初中,再逐步往上下學段擴展的策略。2003至2015年,我校歷時12年專注于發展初中,逐漸讓初中辦學水平達到聞名遐邇的程度。2015年至2020年,學校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擴建,2016年正式招收小學,2020年正式招收高中。2018、2020年,我校又主導對原艾摩美語幼兒園和榮匯幼兒園進行了股份重組,將兩所幼兒園納入學校集團統一管理。2014年9月,我校還牽頭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了“仁信誠培訓學校”。今天,我們已發展成由初中部、小學部、高中部,兩所幼兒園四個學段和一所培訓學校組成的教育集團。集團擁有全日制在校學生約6600人(其中小學約2000人,初中3000余人,高中約600人,幼兒園約1000人),在職教職工700多名(其中幼兒園約200人)。小初高校園教學用建筑面積近9萬平米,有完備的現代化設施設備。辦學水平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學位供不應求。二十年追尋著教育理想艱苦奮斗,我校四學段集團初步建成;雖經篳路藍縷,終歸開創了基業。全體立格實驗人看到自己嘔心瀝血奮斗的成果,應當感到欣慰和自豪!
二、秉初心躬耕不輟,創特色享譽九州
從建校開始,我校就一直在深刻地思考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是創高的升學率嗎?是創亮的品牌嗎?是擴大辦學規模嗎?還是……我們認為這些都只是外顯形式,而不是教育初心本身。深藏于教育現象里面的初心是育人。育人育什么,怎么育呢?我們認為,育人就是要努力提供最適合學生成長的條件,讓學生能成長為最好的自己。所謂最好的自己,一是其自身的潛能充分釋放,個體健康可持續發展;二是其行為方式能與他人和環境良性互動,促進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學校適應社會需求,抓分數和升學率無可厚非。但是一所高品質的學校,不能只為生存需要而辦學,還應該秉承教育初心,擔當起教育使命,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基于上述想法,我校不但重視加強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視從教育初心出發,構建先進的理念體系并努力付諸實踐,著力提升辦學品質。素質教育口號提出多年,但總是難以全面落地,這促進我深入思考阻礙素質教育實施的原因;同時,新課程方案所包含的人本教育思想,給了我很大啟發,又促使我認真研究新課程里面最新的教育理論、新課程育人的思路和新課程的課程體系;再則,由于我校與雙流中學一脈相承,我們又吸取了雙中辦學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我經過系統地思考和反復征求意見,提出了學校的理念體系,其主要內容如下。
——學校的教育理想是:為中國基礎教育在學校層面落實素質教育創造一個可借鑒的模式。
——學校辦學思想是:人本化、規范化、創新化、現代化。
——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建設理念先進、質量一流、特色鮮明,素質教育成果突出,全省知名,全國有影響并深入參與國際交流的現代化學校。
——學校的育人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充分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健全人格。
——學校校訓是:自主、合作、務實、求新。
——學校特色是:從辦學思想出發,以育人目標為導向,深化課程改革,系統構建實施校本課程。
學校理念應體現在學校的整個文化建設中,首先應體現在學校的管理和課程建設之中。根據辦學“規范化”的思想,學校制定了嚴格的制度體系,實現了事事有規范,人人職責明,防止各唱各調,拍腦袋決策,朝令夕改。同時,我校的制度也體現了以人為本,體現出對管理對象的信任和尊重。我們定制度的目的是引導方向,規范行為,而不是為了懲罰;懲罰只針對極少數不自覺現象,不能靠懲罰來推動工作。
建校至今,我校始終專注于校本課程建設。我們認為課程是體現教育理念,實現育人目標最重要的載體。因為課程具有目標明確、計劃和內容落實、常態實施、結果有評價的特點,會產生日積月累的效果。而那種只喊口號、貼標語、開大會的運動式教育,其收效甚微。課程必須系統性開發:既要考慮學生全面發展,又要考慮學生發展個性特長;既要學習理論,又要參與實踐;既要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創新能力,又要努力培養健全人格。我校先后成立了10多個課程組,邊研究邊開發。我校校本課程開發也經歷了艱難曲折。參與開發的老師由不理解到理解,不熟悉到熟悉,所有方案都交給老師們共同研討,反復修改數易其稿。經過數年的努力,我校終于形成了較成熟的校本課程體系:
——校本開發的核心素養體系和健全人格目標體系,為校本課程(包括健全人格課程)建設提供了目標和方向。
——對國家基礎學科課程的校本化開發,讓學科教學能更好實現校本核心素養和培養健全人格。我們開發了適合不同學科不同教學內容的50余個教學模式,讓課堂更具“自主、合作、探究”特征。還編制了各學科的導學案,使學生學得更主動自覺。
——開發建設了勞動與綜合實踐課程體系,包括:學科小課題系列,跨學科大課題系列,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系列,勞動技術課題系列,社區服務與職業體驗課題系列,國際理解課題系列等。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綜合應用、實踐創新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增加學生社會責任感。
——開發建設了選修課程體系,包括:學科拓展興趣特長、學生社團、自愿者行動等,讓每位學生都能選擇1—2門課程以發展個性特長。
——開發建設了以健全人格教育為核心的校本德育課程體系,包括:健康人格教育讀本、學科融合健全人格教育、班會課、超班級活動課、生涯規劃教育課等。實現了德育的課程化、序列化、活動化。
——開發建設了學校文化隱性課程體系,讓每個接觸到學校的人都受到學校理念、課程和健全人格思想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奮斗,學校校本課程體系終于構建成形并得以深入實施。二十年來的辦學實踐,證明了學校理念和課程體系的有效性。我校初中不但考試升學水平一直在雙流遙遙領先,并躋身成都市核心城區高水平行列。更重要的是:我校的干部教職工隊伍認同了學校理念和課程體系,并培養了一大批具備課程開發能力的骨干教師群體,教師們都適應了校本課程的實施。課程改革使我校教師在各種展示活動中獲得優異成績,造就了數量可觀的名教師群體,使我校名優教師的數量質量在成都市都處于領先地位。目前,我校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共有正高級、特級教師12名,獲省、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教師67 名,獲區級榮譽稱號以上的教師194名,各級名優教師占學校任課教師隊伍的比例達63%。整個教師隊伍呈現出凝聚力強、履職盡責、開拓創新并以學校的生存發展為已任,以學校為光榮的精神面貌。
課程改革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學生,這個課程體系讓學生學得主動、全面而且富有探究性和個性:不但有理論學習,還有實踐應用;既促進智能開發,又培養人格健全;既關注個人發展,也關注社會發展。學習過程張馳有度、動靜有致、交流合作、個性張揚,“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靜舒暢”。課改使我校學生不但考試成績優異,而且在各項表現特長發展,實踐創新能力的展示平臺上大顯身手,獲獎豐碩。以近五年為例:省教科院組織的初中生實踐創新能力測試,我校在全省11所學校9000個學生參與的測試中,學生在自信心等8項創造性傾向和問題解決能力發展表現特別突出。我校學生在區、市、省、全國各類展示平臺上共獲獎牌達11742人次,我校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和社會工作崗位后,也表現出突出的發展后勁:據統計,20年來,我校初中畢業生達18830 人,后來進入“雙一流”大學和國際名校學習的達1800余人,獲博士以上學位的達500余人,在某方面表現突出,富有成果的達300余人。取得國內外有重大影響成果的近100人。歷年來,學校獲得的主要稱號有教育部重點課題獨立承擔學校、全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示范學校、全國心理教育示范校、全國新課程寫作教學示范校、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四川省陽光體育示范學校、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學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學校、成都市教育集團龍頭學校、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示范學校、成都市教師發展基地校等,近五年又獲得了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園氣象站、全國生態文明特色學校、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綜合實踐理事單位、四川省教育學會勞動與實踐教育理事長單位、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成都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我校的辦學質量,尤其是系統構建校本課程的辦學特色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并促進了國際交流:吸引了全國21個省市30余個教育考察團和200余所學校前來參觀學習。與3所國外學校建立了友好學校關系,并長期保持著師生與課程的交流。近五年來,還一直作為中國學校代表,承辦了教育部與美國國務院合作開展的每年美國學生來華學習漢語項目。在這些交流活動中,我校的理念和特色得到廣泛認可,由此推動學校走向全省,全國,走向國際。
三、再前行披荊斬棘,強信念永爭光榮
大家知道,目前國家出臺了許多關于民辦教育的新政策。在新的形勢下,我校不管是適應政策的規范,還是與強勢民辦,公辦學校的競爭,都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為了在競爭中生存發展,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們可能要面對的主要困難有:首先是政策的限制,現在的政策對民辦學校在辦學規范、宣傳招生、分類管理,費用收取等方面都提出了許多嚴格的要求,我們必須克服困難,通過自我革新去適應這些要求,否則就會影響學校的生存發展;我校高中初創,雖然起點較高,但各方面發展完善并要與成都市名校競爭還要艱苦奮斗;我們已經形成了集團辦學的態勢,而且還會擴張,但學校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建立集團管理體制已勢在必行!管理機制的轉換與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另外,目前公立學校硬件更新力度空前,創造條件進一步更新硬件也是我校必須去攻克的難關。
這些困難,就象布滿在前進道路上的荊棘,我們必須披荊斬棘才能再不斷前行,走向新的目標。但已走過的20年的坎坷經歷磨煉了我們的意志,還賦予了我們寶貴的信念。今后我們要想邁入一個新的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都是必不可少的。未來我們主要應堅持的信念有:
——從人本化的辦學理念出發,堅持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為了人的理念。這里的人,主體是全體師生及與之相關的如家長等人。
——堅持我們的教育初心,即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就是讓學生全面協調發展并充分發展個性,培養健全人格。我們不但要讓學生獲得好的成績,更要讓他們獲得對其終身可持續發展,進而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有用的品質。
——堅持辦全國實施素質教育典范學校的教育理想,辦全省知名全國有影響,深入參與國際交流的現代化名校的辦學目標不能變。
——我們不但要以辦學質量,管理水平,服務態度取信于家長和社會,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還要以先進理念與特色引領家長和社會,辦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未來,推動社會發展的教育。
基于上述信念,未來10年左右時間,我校發展的愿景是:
——初中、小學要在進一步規范過程管理,強化常規教研的基礎上提升教學質量,確保在成都核心城區處于先進行列。在提升教學質量時,既要讓優生學得更優,又要讓其他學生都獲得充分發展。要大力加強勞動與實踐課程,選修課程的整合性、規范性、實效性,出更好的科研成果、課程成果和教材,要通過量表測量顯示出育人效果。要進一步加強健全人格的課題研究和課程開發,作為省級重大課題要高水平結題,并出一批高水平成果和教材,同時建設一支強大的德育團隊。健全人格教育(包括社會實踐、生涯規劃、心理健康)要形成高水平的校本課程體系,并完善以學生成長檔案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為核心的德育評價體系,學生在健全人格(包括言行文明、禮貌規范、自主管理以綜合素質表現)培養上顯示出我校獨有的效果。要大力加強幼小初高銜接課程研究,在未來幾年建立起一套包括基礎學科課程、勞動與實踐教育課程、選修課程和健全人格教育課程在內的幼小初高一體化的課程體系。要更積極地參與省內外及國際教育交流,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辦學經驗為我所用,同時進一步擴大我校辦學特色的影響。
——幼兒園要以達省級示范園標準為目標,從隊伍、課程、教育科研三個方向加強建設,逐漸把集團幼兒園建成省市知名有鮮明特色的品牌園。
——后十年是我校高中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高中要參照初中的發展經驗,建設以一套完善的制度為基礎的管理體系,一支深刻融入我校辦學理念的強大 的教師隊伍,一套既有我校特色,又與新高考相適應的課程體系。高中的辦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應進入省市先進行列,辦學特色應產生廣泛影響。
——建立和完善集團化管理體制,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增加班子新生力量,以確保學校集團未來十年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未來我們還須充分利用集團的優質資源,加強與國內外有關機構的交流合作,適時適度擴大學校集團的辦學規模和辦學領域,讓集團的內涵和外延都更加強大。
未來是人創造的,學校的未來靠管理團隊和全體師生戳力同心地奮斗。領導班子是學校發展的火車頭,所以班子建設是學校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我們必須謹記,班子成員是為師生和學校發展服務的,不是做官的。公正包容、嚴謹務實、履職盡責、溝通合作是班子成員應堅持的工作態度。要堅守學校“四化”理念、尊重和相信師生,依靠他們的智慧和自主性來發展學校。學校的決策一定要多溝通協商、反復斟酌,涉及老師的決策要先充分征求老師意見,涉及學生的決策要先在學生中開展調研,決不能搞個人說了算,拍腦袋決策那一套。堅持原則,維護制度的穩定性是維護學校正常運行機制的必然要求。行政領導作決定首先要找制度依據,絕不能以個人好惡或受利益驅使,亦或怕得罪人而無視制度的存在。案例管理是我校必須堅持的管理方式,行政干部做管理工作不能把決定宣布完就了事,關鍵在平時要深入現場,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用個案處理推動制度的落實。教育是慢的事業,推動學校發展必須一件事一件事處理好,久久為功,而不可搞運動式一陣風。
教職工隊伍是學校的主人,關心學校發展,維護學校榮譽,參與民主管理,主動踐行學校理念和課改思路,為實現學校教育理想和育人目標而不懈努力,應成為每位教職工的自覺追求。學校倡導教職工自主地創造性地工作,而非被動等待、機械照搬甚至敷衍塞責。我校教職工要不斷提升服務意識,為每位學生和家長服務。作為民辦學校要親民愛民,克服“官氣”,老師應主動熱情、公平公正對待每位學生,讓其感到老師的關愛和幫助,而不能對學生粗暴冷漠或親此疏彼;老師應積極與家長溝通,有事與家長商量,及時回應家長的訴求,而不能居高臨下地教訓家長或與家長隔閡疏遠。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我校學生要主動以“全面協調發展,充分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健全人格”來要求自己,既要傾聽老師的教導,更要自主學習、獨立成長;為了不斷自我完善,為了讓自己的將來有更多的可能,必須不斷努力學習!學習要講究方法、養好習慣,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和實踐創新,這樣才學得牢,學得活,走得遠;學習不單是獲取學科分數,更要學會做人,要重視自己健全人格的養成:善良仁愛、自尊尊人、理性求實、嚴謹自律、自信包容、正義堅韌,這些優良的人格品質會成就你更有意義的人生。
各位領導、專家、來賓和家長,老師們、同學們:20年的歷史對一個人而言正年輕,對一所學校而言是剛上路,以后的歲月還很漫長。我們已經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但要充分實現學校的教育理想道路還很漫長。過去的20年,我們追求教育理想,篳路藍縷開創了今天的基業;未來還須立格人堅持學校理念和特色,以堅定的信念披荊斬棘,繼續前行,永爭光榮!學校是師生生存、奮斗、成長的載體,我們必須加倍地珍愛她!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校慶,就是為了總結既往,開啟未來,促進學校以后長期可持續發展。
教育創新一直在路上,立格育人是我們永恒的追求。雖然在前進的道路上必然還會經歷各種困難,但是有前20年篳路藍縷創業的經驗教訓,有學校管理團隊和全體教職工的意志、決心和強大的凝聚力,立格實驗一定能披荊斬棘向前發展,并爭取更大的光榮。讓我們團結同心,遙望百年,為建設走向全國,擁抱世界的名校而奮斗!
——在立格實驗學校(雙中實驗校)成立20周年慶典大會上的講話
高志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和來賓,各位家長和校友,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成都市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雙中實驗校)成立20周年慶典活動,首先,請允許我以總校長的身份代表學校教育集團目前在校的6600多名學生和700多名教職工,對光臨現場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嘉賓,各位家長和校友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
舉行這次校慶活動,目的是總結學校20年的辦學經驗和形成的特色,提煉、打磨和展示20年(尤其是近五年)的辦學成果,理清學校未來發展思路,擴大學校影響,增加學校凝聚力,為學校未來的發展鼓勁加油!
下面,我就學校發展的歷史,形成的經驗和特色以及未來發展的思路給大家作一個匯報。
一、二十年篳路藍縷,四學段集團始成
20年前,作為長期從事教學和學校管理的我,目睹教育發展中各種偏離教育本質的現象,就產生了辦一所堅持教育本真意義,能提供最適合學生成長條件的學校的理想。20年來,我和同事們為了追尋這個理想,篳路藍縷,負重前行,不斷地推動立格實驗學校向前發展。
回想2003年,學校剛從雙流中學將初中部分離出來,引入民間資金建立雙中實驗校時,可謂困難重重:爭取政策支持的困難,辦學水平競爭和招生競爭的困難,教師隊伍建設的困難,從辦學定位到確立辦學理念體系的困難,建立一套適應新學校新體制的管理機制的困難,建設先進的課程體系和學校文化的困難,負債建設和硬件不完善的困難……當時的民辦學校還是新生事物,政府、社會對民辦教育都還有一個認識過程,大家也持觀望態度。所以,在建校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學校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可以說上述困難中任何一條處理不好,都會嚴重影響學校的發展。在克服重重困難中我們所做的細致工作,今天無法一一道來。總之,為了克服這些困難,我和同事們與全體教職工一道,上下一心,無論寒暑,不分晝夜,不知道什么叫失敗,也不知道什么叫疲倦和傷痛,跌倒了再爬起來,正面不通就繞道走,無論面臨什么;都向著心中的目標,一往無前!
在發展的策略上,雖然市教育局批準我校招生的學段是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但由于我校最初是初中的基礎,再加上資金投入的限制,所以我校采取了先辦好初中,再逐步往上下學段擴展的策略。2003至2015年,我校歷時12年專注于發展初中,逐漸讓初中辦學水平達到聞名遐邇的程度。2015年至2020年,學校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擴建,2016年正式招收小學,2020年正式招收高中。2018、2020年,我校又主導對原艾摩美語幼兒園和榮匯幼兒園進行了股份重組,將兩所幼兒園納入學校集團統一管理。2014年9月,我校還牽頭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了“仁信誠培訓學校”。今天,我們已發展成由初中部、小學部、高中部,兩所幼兒園四個學段和一所培訓學校組成的教育集團。集團擁有全日制在校學生約6600人(其中小學約2000人,初中3000余人,高中約600人,幼兒園約1000人),在職教職工700多名(其中幼兒園約200人)。小初高校園教學用建筑面積近9萬平米,有完備的現代化設施設備。辦學水平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學位供不應求。二十年追尋著教育理想艱苦奮斗,我校四學段集團初步建成;雖經篳路藍縷,終歸開創了基業。全體立格實驗人看到自己嘔心瀝血奮斗的成果,應當感到欣慰和自豪!
二、秉初心躬耕不輟,創特色享譽九州
從建校開始,我校就一直在深刻地思考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是創高的升學率嗎?是創亮的品牌嗎?是擴大辦學規模嗎?還是……我們認為這些都只是外顯形式,而不是教育初心本身。深藏于教育現象里面的初心是育人。育人育什么,怎么育呢?我們認為,育人就是要努力提供最適合學生成長的條件,讓學生能成長為最好的自己。所謂最好的自己,一是其自身的潛能充分釋放,個體健康可持續發展;二是其行為方式能與他人和環境良性互動,促進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學校適應社會需求,抓分數和升學率無可厚非。但是一所高品質的學校,不能只為生存需要而辦學,還應該秉承教育初心,擔當起教育使命,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基于上述想法,我校不但重視加強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視從教育初心出發,構建先進的理念體系并努力付諸實踐,著力提升辦學品質。素質教育口號提出多年,但總是難以全面落地,這促進我深入思考阻礙素質教育實施的原因;同時,新課程方案所包含的人本教育思想,給了我很大啟發,又促使我認真研究新課程里面最新的教育理論、新課程育人的思路和新課程的課程體系;再則,由于我校與雙流中學一脈相承,我們又吸取了雙中辦學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我經過系統地思考和反復征求意見,提出了學校的理念體系,其主要內容如下。
——學校的教育理想是:為中國基礎教育在學校層面落實素質教育創造一個可借鑒的模式。
——學校辦學思想是:人本化、規范化、創新化、現代化。
——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建設理念先進、質量一流、特色鮮明,素質教育成果突出,全省知名,全國有影響并深入參與國際交流的現代化學校。
——學校的育人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充分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健全人格。
——學校校訓是:自主、合作、務實、求新。
——學校特色是:從辦學思想出發,以育人目標為導向,深化課程改革,系統構建實施校本課程。
學校理念應體現在學校的整個文化建設中,首先應體現在學校的管理和課程建設之中。根據辦學“規范化”的思想,學校制定了嚴格的制度體系,實現了事事有規范,人人職責明,防止各唱各調,拍腦袋決策,朝令夕改。同時,我校的制度也體現了以人為本,體現出對管理對象的信任和尊重。我們定制度的目的是引導方向,規范行為,而不是為了懲罰;懲罰只針對極少數不自覺現象,不能靠懲罰來推動工作。
建校至今,我校始終專注于校本課程建設。我們認為課程是體現教育理念,實現育人目標最重要的載體。因為課程具有目標明確、計劃和內容落實、常態實施、結果有評價的特點,會產生日積月累的效果。而那種只喊口號、貼標語、開大會的運動式教育,其收效甚微。課程必須系統性開發:既要考慮學生全面發展,又要考慮學生發展個性特長;既要學習理論,又要參與實踐;既要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創新能力,又要努力培養健全人格。我校先后成立了10多個課程組,邊研究邊開發。我校校本課程開發也經歷了艱難曲折。參與開發的老師由不理解到理解,不熟悉到熟悉,所有方案都交給老師們共同研討,反復修改數易其稿。經過數年的努力,我校終于形成了較成熟的校本課程體系:
——校本開發的核心素養體系和健全人格目標體系,為校本課程(包括健全人格課程)建設提供了目標和方向。
——對國家基礎學科課程的校本化開發,讓學科教學能更好實現校本核心素養和培養健全人格。我們開發了適合不同學科不同教學內容的50余個教學模式,讓課堂更具“自主、合作、探究”特征。還編制了各學科的導學案,使學生學得更主動自覺。
——開發建設了勞動與綜合實踐課程體系,包括:學科小課題系列,跨學科大課題系列,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系列,勞動技術課題系列,社區服務與職業體驗課題系列,國際理解課題系列等。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綜合應用、實踐創新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增加學生社會責任感。
——開發建設了選修課程體系,包括:學科拓展興趣特長、學生社團、自愿者行動等,讓每位學生都能選擇1—2門課程以發展個性特長。
——開發建設了以健全人格教育為核心的校本德育課程體系,包括:健康人格教育讀本、學科融合健全人格教育、班會課、超班級活動課、生涯規劃教育課等。實現了德育的課程化、序列化、活動化。
——開發建設了學校文化隱性課程體系,讓每個接觸到學校的人都受到學校理念、課程和健全人格思想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奮斗,學校校本課程體系終于構建成形并得以深入實施。二十年來的辦學實踐,證明了學校理念和課程體系的有效性。我校初中不但考試升學水平一直在雙流遙遙領先,并躋身成都市核心城區高水平行列。更重要的是:我校的干部教職工隊伍認同了學校理念和課程體系,并培養了一大批具備課程開發能力的骨干教師群體,教師們都適應了校本課程的實施。課程改革使我校教師在各種展示活動中獲得優異成績,造就了數量可觀的名教師群體,使我校名優教師的數量質量在成都市都處于領先地位。目前,我校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共有正高級、特級教師12名,獲省、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教師67 名,獲區級榮譽稱號以上的教師194名,各級名優教師占學校任課教師隊伍的比例達63%。整個教師隊伍呈現出凝聚力強、履職盡責、開拓創新并以學校的生存發展為已任,以學校為光榮的精神面貌。
課程改革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學生,這個課程體系讓學生學得主動、全面而且富有探究性和個性:不但有理論學習,還有實踐應用;既促進智能開發,又培養人格健全;既關注個人發展,也關注社會發展。學習過程張馳有度、動靜有致、交流合作、個性張揚,“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靜舒暢”。課改使我校學生不但考試成績優異,而且在各項表現特長發展,實踐創新能力的展示平臺上大顯身手,獲獎豐碩。以近五年為例:省教科院組織的初中生實踐創新能力測試,我校在全省11所學校9000個學生參與的測試中,學生在自信心等8項創造性傾向和問題解決能力發展表現特別突出。我校學生在區、市、省、全國各類展示平臺上共獲獎牌達11742人次,我校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和社會工作崗位后,也表現出突出的發展后勁:據統計,20年來,我校初中畢業生達18830 人,后來進入“雙一流”大學和國際名校學習的達1800余人,獲博士以上學位的達500余人,在某方面表現突出,富有成果的達300余人。取得國內外有重大影響成果的近100人。歷年來,學校獲得的主要稱號有教育部重點課題獨立承擔學校、全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示范學校、全國心理教育示范校、全國新課程寫作教學示范校、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四川省陽光體育示范學校、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學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學校、成都市教育集團龍頭學校、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示范學校、成都市教師發展基地校等,近五年又獲得了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園氣象站、全國生態文明特色學校、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綜合實踐理事單位、四川省教育學會勞動與實踐教育理事長單位、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成都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我校的辦學質量,尤其是系統構建校本課程的辦學特色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并促進了國際交流:吸引了全國21個省市30余個教育考察團和200余所學校前來參觀學習。與3所國外學校建立了友好學校關系,并長期保持著師生與課程的交流。近五年來,還一直作為中國學校代表,承辦了教育部與美國國務院合作開展的每年美國學生來華學習漢語項目。在這些交流活動中,我校的理念和特色得到廣泛認可,由此推動學校走向全省,全國,走向國際。
三、再前行披荊斬棘,強信念永爭光榮
大家知道,目前國家出臺了許多關于民辦教育的新政策。在新的形勢下,我校不管是適應政策的規范,還是與強勢民辦,公辦學校的競爭,都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為了在競爭中生存發展,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們可能要面對的主要困難有:首先是政策的限制,現在的政策對民辦學校在辦學規范、宣傳招生、分類管理,費用收取等方面都提出了許多嚴格的要求,我們必須克服困難,通過自我革新去適應這些要求,否則就會影響學校的生存發展;我校高中初創,雖然起點較高,但各方面發展完善并要與成都市名校競爭還要艱苦奮斗;我們已經形成了集團辦學的態勢,而且還會擴張,但學校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建立集團管理體制已勢在必行!管理機制的轉換與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另外,目前公立學校硬件更新力度空前,創造條件進一步更新硬件也是我校必須去攻克的難關。
這些困難,就象布滿在前進道路上的荊棘,我們必須披荊斬棘才能再不斷前行,走向新的目標。但已走過的20年的坎坷經歷磨煉了我們的意志,還賦予了我們寶貴的信念。今后我們要想邁入一個新的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都是必不可少的。未來我們主要應堅持的信念有:
——從人本化的辦學理念出發,堅持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為了人的理念。這里的人,主體是全體師生及與之相關的如家長等人。
——堅持我們的教育初心,即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就是讓學生全面協調發展并充分發展個性,培養健全人格。我們不但要讓學生獲得好的成績,更要讓他們獲得對其終身可持續發展,進而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有用的品質。
——堅持辦全國實施素質教育典范學校的教育理想,辦全省知名全國有影響,深入參與國際交流的現代化名校的辦學目標不能變。
——我們不但要以辦學質量,管理水平,服務態度取信于家長和社會,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還要以先進理念與特色引領家長和社會,辦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未來,推動社會發展的教育。
基于上述信念,未來10年左右時間,我校發展的愿景是:
——初中、小學要在進一步規范過程管理,強化常規教研的基礎上提升教學質量,確保在成都核心城區處于先進行列。在提升教學質量時,既要讓優生學得更優,又要讓其他學生都獲得充分發展。要大力加強勞動與實踐課程,選修課程的整合性、規范性、實效性,出更好的科研成果、課程成果和教材,要通過量表測量顯示出育人效果。要進一步加強健全人格的課題研究和課程開發,作為省級重大課題要高水平結題,并出一批高水平成果和教材,同時建設一支強大的德育團隊。健全人格教育(包括社會實踐、生涯規劃、心理健康)要形成高水平的校本課程體系,并完善以學生成長檔案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為核心的德育評價體系,學生在健全人格(包括言行文明、禮貌規范、自主管理以綜合素質表現)培養上顯示出我校獨有的效果。要大力加強幼小初高銜接課程研究,在未來幾年建立起一套包括基礎學科課程、勞動與實踐教育課程、選修課程和健全人格教育課程在內的幼小初高一體化的課程體系。要更積極地參與省內外及國際教育交流,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辦學經驗為我所用,同時進一步擴大我校辦學特色的影響。
——幼兒園要以達省級示范園標準為目標,從隊伍、課程、教育科研三個方向加強建設,逐漸把集團幼兒園建成省市知名有鮮明特色的品牌園。
——后十年是我校高中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高中要參照初中的發展經驗,建設以一套完善的制度為基礎的管理體系,一支深刻融入我校辦學理念的強大 的教師隊伍,一套既有我校特色,又與新高考相適應的課程體系。高中的辦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應進入省市先進行列,辦學特色應產生廣泛影響。
——建立和完善集團化管理體制,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增加班子新生力量,以確保學校集團未來十年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未來我們還須充分利用集團的優質資源,加強與國內外有關機構的交流合作,適時適度擴大學校集團的辦學規模和辦學領域,讓集團的內涵和外延都更加強大。
未來是人創造的,學校的未來靠管理團隊和全體師生戳力同心地奮斗。領導班子是學校發展的火車頭,所以班子建設是學校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我們必須謹記,班子成員是為師生和學校發展服務的,不是做官的。公正包容、嚴謹務實、履職盡責、溝通合作是班子成員應堅持的工作態度。要堅守學校“四化”理念、尊重和相信師生,依靠他們的智慧和自主性來發展學校。學校的決策一定要多溝通協商、反復斟酌,涉及老師的決策要先充分征求老師意見,涉及學生的決策要先在學生中開展調研,決不能搞個人說了算,拍腦袋決策那一套。堅持原則,維護制度的穩定性是維護學校正常運行機制的必然要求。行政領導作決定首先要找制度依據,絕不能以個人好惡或受利益驅使,亦或怕得罪人而無視制度的存在。案例管理是我校必須堅持的管理方式,行政干部做管理工作不能把決定宣布完就了事,關鍵在平時要深入現場,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用個案處理推動制度的落實。教育是慢的事業,推動學校發展必須一件事一件事處理好,久久為功,而不可搞運動式一陣風。
教職工隊伍是學校的主人,關心學校發展,維護學校榮譽,參與民主管理,主動踐行學校理念和課改思路,為實現學校教育理想和育人目標而不懈努力,應成為每位教職工的自覺追求。學校倡導教職工自主地創造性地工作,而非被動等待、機械照搬甚至敷衍塞責。我校教職工要不斷提升服務意識,為每位學生和家長服務。作為民辦學校要親民愛民,克服“官氣”,老師應主動熱情、公平公正對待每位學生,讓其感到老師的關愛和幫助,而不能對學生粗暴冷漠或親此疏彼;老師應積極與家長溝通,有事與家長商量,及時回應家長的訴求,而不能居高臨下地教訓家長或與家長隔閡疏遠。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我校學生要主動以“全面協調發展,充分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健全人格”來要求自己,既要傾聽老師的教導,更要自主學習、獨立成長;為了不斷自我完善,為了讓自己的將來有更多的可能,必須不斷努力學習!學習要講究方法、養好習慣,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和實踐創新,這樣才學得牢,學得活,走得遠;學習不單是獲取學科分數,更要學會做人,要重視自己健全人格的養成:善良仁愛、自尊尊人、理性求實、嚴謹自律、自信包容、正義堅韌,這些優良的人格品質會成就你更有意義的人生。
各位領導、專家、來賓和家長,老師們、同學們:20年的歷史對一個人而言正年輕,對一所學校而言是剛上路,以后的歲月還很漫長。我們已經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但要充分實現學校的教育理想道路還很漫長。過去的20年,我們追求教育理想,篳路藍縷開創了今天的基業;未來還須立格人堅持學校理念和特色,以堅定的信念披荊斬棘,繼續前行,永爭光榮!學校是師生生存、奮斗、成長的載體,我們必須加倍地珍愛她!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校慶,就是為了總結既往,開啟未來,促進學校以后長期可持續發展。
教育創新一直在路上,立格育人是我們永恒的追求。雖然在前進的道路上必然還會經歷各種困難,但是有前20年篳路藍縷創業的經驗教訓,有學校管理團隊和全體教職工的意志、決心和強大的凝聚力,立格實驗一定能披荊斬棘向前發展,并爭取更大的光榮。讓我們團結同心,遙望百年,為建設走向全國,擁抱世界的名校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