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一封信
[日期:2023-11-21] | 作者:德育處1 823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尊敬的家長朋友:
9月的蟬鳴猶在耳畔,11月的涼風吹到眼前,轉眼間便已走過半期。學業水平檢測暫告一段落,每個人對本次檢查結果都有著不一樣的感受,那我們怎樣做才能借助本次檢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呢?我們見過一些孩子因為學業而與父母不睦,我們聽過一些家長焦慮成績而與孩子不快。學業不是孩子多彩生命的全部,成績不應當成為阻礙親子互動的枷鎖。為了避免“不談學習父慈子孝,說到成績雞飛狗跳”,讓您與孩子有限的相處時間更有質量,我們有幾點建議與各位家長分享和共勉。
1、記得愛與包容,做心靈的疏導者
每一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好的愿望,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學業的進步值得肯定,告訴TA“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激發其后續的學習動力;倘若成績并不理想,告訴TA“個體的發展因人而異”,我們要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與節奏。切莫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這樣會更讓TA迷失自我,陷入自卑與對抗。
當孩子不想談成績時,請給予孩子自我消化的時間與空間。您說“孩子現在都不愿與我們溝通”,但若您能夠真正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對“獨立”與“自尊”的渴望,放下自己的情緒,包容孩子的情緒,耐心地等待,平和地對話,“孩子,我看到你今天好像有點不開心,怎么啦?爸媽就在這里,當你需要聊聊,可以隨時找我。”當他們感覺到父母的愛與尊重,而不是“控制與說教”,他們會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
轉過身來,看見更多。比起分數,每一份努力與堅持都應該被肯定;拋開成績,每一種才華與優點都值得去認可。學會理解孩子的心靈,學會分享孩子的喜悅,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特。父母的愛與支持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來源,我們要善于為孩子的每一點成長送上贊美和祝福。
2、幫助走出迷霧、做問題的傾聽者
不因為一次“莫名其妙”的考好而沾沾自喜,也不因為一次“明察秋毫”的失利而感到沮喪。學業水平檢測,主要在于幫助老師和孩子診斷出教學和學習情況。對孩子而言,這是一次寶貴的發現問題的機會,一次蓄力再出發的機會。
客觀地說,沒有一個人是帶著百分之百的把握上的考場,發現問題,其實就是發現了增長點。當孩子考得比較好的時候,告訴TA好好回顧總結,哪些做法應該繼續保持?當孩子成績表現不佳時,引導TA好好復盤,哪些做法應該馬上改變?當然,還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去請教老師與同學,引導孩子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及時給予孩子安慰和鼓勵,要用平和的心態、溫柔的語言,做孩子信任的知音,告訴TA成長的道路并不孤單,我們一起走出眼前的迷霧,找到前進的方向,在自己的時區慢慢變好。
3、一起做規劃、做未來的引領者
沒有人會因為一次考試而贏得所有,也沒有人會因為一次考試而失去全部。希望您做擁有“成長型思維”的睿智家長,相信孩子的能力可以通過練習、堅持、努力來提高。成績不代表一切,請不要因成績未達到某個標準而上升到對孩子的全盤否認,恰恰相反的是,這個時候需要您與孩子一起面對,一起研究,一起解決。冷靜且理性的家長不僅是孩子情感上最可依靠的支撐,也是他(她)行動上最具啟發的模樣。
我們更希望孩子擁有一份愈挫愈勇、百折不撓的“成長型心態”,遇到問題時能思考、關注可以改變的過程。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未來無論遇到什么挫折TA都不會被輕易打倒,挑戰和困難反而成了成長的契機。因此,您要有意識地強化孩子注重過程、看輕結果的成長型思維。
學習貫穿一生,成長貫穿一生,我們永遠有改變和成長的機會和能力——如日初升的孩子更是如此。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看到當前所處的位置,覺察當下的學習狀態,結合孩子當前的實際能力,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從現有位置再出發。
4、給予溫暖支持、做過程的陪伴者
一年又一年,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它需要我們用最大的愛心與耐心去呵護。一屆又一屆,許多畢業學子在往后人生中不斷向上向前發展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的成長是一個動態過程,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溫暖的支持與陪伴。
學習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階段,讓我們走慢一些,幫助孩子在學習的“苦海”里一步一步做好準備、一步一個腳印走踏實。書本以外的世界那么大,孩子需要慢慢去經歷,去看看,去體驗,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心陪伴。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獨特的種子,只有在溫馨有愛的環境中才能開出最美的花朵。如果孩子的表現暫時沒有達到您期待的目標,也請您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和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