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藝術節活動方案(試行)
[日期:2014-05-13] | 作者:admin 3123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在學校“規范化、人本化、創新化、現代化”辦學理念指引下,為大力推行“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檢驗文學藝術類學科開展實踐創新教育,特別是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和選修課的效果,搭建教學成果展示平臺,以此豐富學校文化建設的內涵,建構和完善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學校決定每年舉行一屆人文藝術節。
一、活動思路
1.學年統籌安排,實行單元活動模式。根據學校學年教學工作任務和上、下兩期的時間長短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任務和教師的工作精力,人文藝術節原則安在學年上期舉行,并且按學月劃分活動單元,每個學月突出一個主題,每個主題由文科和藝術教研組承辦。
2.活動單元實行學科間整合方式進行。如書法、攝影、手抄報等可合為一類。演講類包括政、史、地和語文舉辦的演講比賽,還包括語言藝術表演特長班的匯報比賽。歌舞器樂劃分為才藝展示類。各學科舉行的征文和創作歸一類。英語活動和詩歌朗誦獨立自成單元。
3.人文藝術節作為學校的一門課程,需要行政部門直接領導,作好資源協調和人員調配工作。德育處負責藝術類比賽和活動安全、秩序等工作,教務處、外事處負責文科類比賽和活動資源調配,并研究實施學分制評價,教科室負責活動資料和成果收集工作。
4.活動要貫徹全員參與性原則。活動設計要充分體現群體性,不搞精英式的個別學生參與活動,要讓學生人人參加,從豐富的活動項目中,選擇展示個人特長或愛好的活動,活動組織方式為由班內賽開始,再出線參加年級賽,學科教師應從班上組織初賽比賽開始,推薦選手參加年級決賽。
二、組織機構
1.人文藝術節組委會
主任:高志文 副主任:張潤林 王偉 成員:各中層干部
2.活動辦公室設在德育處、外事處和教務處。
3.各活動單元負責人為學科教研組長,具體任務是搞好活動內容、活動時間、活動對象、評價標準、活動資料等方面的規劃和組織工作,即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和評價。在活動辦公室的領導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總結提高活動的質量。
三、活動成果評價
1.教師及相關人員在活動中所承擔的具體工作,按活動課標準予以補貼。教師指導學生參賽獲得的優秀成果納入學年教育科研成果評選。評選結果進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評優選先職稱晉升的條件。
2.以班為單位進行評價,分年級設立團體獎。團體獎采用比賽得分累積評定,鼓勵各班學生大面積參與活動,設獎等級和相應獎金與學校科技節相同。學生獲獎和班級獲獎在班務考評中加分獎勵班級。
3.學生獲獎和參與活動的表現實行學分制。根據參與及獲獎情況分別獲得4、3、2、1分,其中只要在班上參賽或提供一個作品可獲1分,根據獲獎等級再確定較高學分。在每學月中建議學生只能參加1—2個項目的比賽,學生所獲得的學分由主辦教研組根據活動中的表現和獲獎情況評定,報教務處注冊登記,教務處通知學生所在班主任告知本人。
四、活動內容安排:文化交流、個性張揚
時間 |
主題 |
活動內容 |
牽頭部門 |
主辦教研組 |
九月 |
詩歌朗誦月 |
1.演講比賽; 2.春芽詩會 |
教務處 |
語文組 歷史組 |
十月 |
習作與口才展示月 |
1.辯論會;2.創作比賽;3.拼圖比賽 |
教務處 |
語文 政治歷史 地理 |
十一月 |
藝術才能展示月 |
1.演唱、舞蹈、器樂比賽;. 2.書畫、攝影展;3. 紀念“12.9”活動 |
德育處 |
藝術組 |
十二月 |
英語活動月 |
迎春英語晚會 |
外事處 |
英語組 |
人文藝術節的啟動儀式安排在九月開學典禮,在當年年級迎春英語晚會后閉幕。每個單元活動必須先在班上舉行,產生優秀選手,再到年級比賽,年級比賽即為校內終結賽,比賽結果由主辦單位榜示表彰。牽頭行政部門核定學分,確定獎勵面和獎品,召開總結表彰會。
附:人文藝術節設獎參考標準(供討論),由相關管理部門教務處、德育處、外事處核發。
科室 |
學科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第4名 |
第5名 |
第6名 |
第7名 |
第8名 |
教務處 |
語文 |
700 |
650 |
600 |
550 |
450 |
400 |
350 |
300 |
政史地 |
600 |
550 |
500 |
450 |
400 |
350 |
300 |
200 |
|
德育處 |
藝術 |
600 |
550 |
500 |
450 |
400 |
350 |
300 |
200 |
外事處 |
英語 |
800 |
750 |
700 |
650 |
600 |
500 |
400 |
300 |
雙中實驗學校
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