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氣候臨界點,青少年積極響應氣候行動——成都立格實驗學校科普講座
[日期:2025-02-20] | 作者:教科室 148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5年2月18日,成都市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成功舉辦了一場以“氣候系統臨界點與青少年氣候行動”為主題的科普講座,為新學期奏響了科學啟蒙的序曲。本次活動旨在拓展學生的科學視野,培養科學精神,激發科學愛好,提升青少年對氣候變化議題的認知,鼓勵他們積極投身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200余名中學生與教師齊聚學術廳,共同聆聽了這場富有啟發意義的講座。
氣候變化已然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而氣候系統的臨界點更是牽動著全球科學家的目光。這些臨界點,如同懸崖邊的警示牌,一旦突破,便可能引發氣候系統不可逆轉的巨變。為了讓青少年這一未來的社會棟梁深入理解氣候變化的科學原理,并積極參與到氣候行動中來,成都立格實驗學校特邀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博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普盛宴。
講座伊始,周博士借助直觀的圖表與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氣候系統臨界點的內涵,并重點解讀了北極冰蓋融化、亞馬遜雨林退化、永久凍土解凍等一系列關鍵臨界點。他強調,這些臨界點的突破,將對地球氣候系統造成難以逆轉的深遠影響,波及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系統的方方面面。隨后,周博士緊密結合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細致剖析了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水資源短缺以及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等方面產生的直接影響,并特別指出,青少年不僅是氣候變化新聞的直接承受者,更是未來應對氣候危機的核心力量。講座的尾聲,周博士熱情鼓勵青少年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例如減少碳足跡、積極參與環?;顒?、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實際行動守護地球家園。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踴躍提問,與專家進行熱烈的互動交流,周博士耐心細致地解答了同學們心中的困惑,現場氣氛活躍,學術氛圍濃厚。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講座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受益匪淺。七年級學生張曉琳激動地說:“過去我對氣候變化的理解還比較模糊,今天才真正認識到臨界點的嚴重性。今后我會從節約用電、減少塑料制品使用等小事做起,為保護地球貢獻自己的力量?!?參與聽課的教師們也高度評價了本次科普講座,認為講座不僅有效提升了學生們的科學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立格實驗學校在氣象科普教育領域深耕細作,已走過十個春秋。學校始終緊跟時代步伐,致力于提升學生的氣象科學素養與環保意識。早在2014年12月,學校便高瞻遠矚地自主建設了校園氣象站——“風云”氣象站。自氣象站落成以來,便吸引了眾多學生的目光。學校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秉持“探知風云變幻,氣象服務生活”的理念,精心策劃并組織了三大板塊的科技實踐活動。地理組教師以“世界氣象日”、“防災減災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為契機,通過氣象科普展板、知識競賽、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參觀雙流區氣象站等多元化途徑,廣泛普及氣象科普知識與氣象法律法規。此外,在地理、物理教師的悉心指導下,學生們積極開展小組研究性學習,極大地激發了他們探索氣象科學的濃厚興趣。學校還圍繞氣象站的常規觀測,開設了《探索氣象奧秘》、《物候觀測》等系列特色選修課程,引領學生深入了解氣象科學,近距離感受氣象科技的魅力與神奇。
立格實驗學校“風云”校園氣象站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中國氣象學會主辦的全國校園氣象科學展評活動、四川省氣象知識競賽、雙流區“天朗杯”氣象小主播招募大賽等多項賽事,并在國家級、省級、區級比賽中屢獲殊榮。地理組的向敏和劉晉希老師也多次榮膺“優秀指導老師”稱號,學校也多次榮獲“最佳組織獎”。
2020年12月,立格實驗學校被中國氣象局權威認證為“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園氣象站”,并在年度考核中多次被評為“優秀”等級。通過形式多樣的氣象科普與探究活動,學校不斷提升氣象服務于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水平,在學生心中播撒下創新的種子與探究的火苗,引導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關注氣候與天氣變化,積極投身于守護地球家園的行列之中!
撰寫:丁翔、劉晉希 審稿:何鐵、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