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職業體驗活動課程簡介
[日期:2014-05-16] | 作者:教務處 3551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職業體驗活動課程
簡 介
一、指導思想:
職業體驗活動是為了引導學生提前從社會工作中發現問題,從而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注重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實踐性課程。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是現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同時也是使學生提前認識社會工作,理解社會工作,將來盡快適應社會工作的一種手段。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必須結合教育部的相關方針政策,著眼于提高國民素質,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堅持素質教育方向,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二、總體目標:
1.初步掌握一些職業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
2.在職業體驗活動中能認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點,樹立熱愛工作、尊敬各行各業勞動人民的正確思想。
4.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素質。使學生認識到無論從事哪一行業都必須具備相應的職業素質。
5.通過職業體驗,使學生們認識到工作的不易,進一步培養學生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
6.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職業體驗中使學生自覺磨礪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
三、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結合相關職業,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的職業體驗提供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體驗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2.基礎性原則: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工作處理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學生學習基礎的工作技巧,掌握相關的職業知識,提高他們運用工具進行工作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3.創新性原則: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實施職業體驗應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培養。
4.開放性原則:職業體驗成果的呈現方式是開放的,是學生利用知識和智慧親自操作得來的。
5.安全性原則:職業體驗在操作過程中必須確保學生的安全。要確定所體驗職業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規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檢查制度與措施。
四、課程要求:
1.活動時間:學生在校就讀期間需進行兩次為期5天的職業體驗活動,第一次為七年級下學期至暑假期間,第二次為八年級下學期至暑假期間。可以連續體驗5天,也可以累計體驗5天。
2.實踐性質:義務進行或有償進行均可。
3.總學分共20分,每次10分:①有指導師傅簽名的單位或企業證明一份。(2分)②參與職業體驗活動的照片,每天一張,共五張,照片上要有時間,并配上照片說明。(3分)③一日一篇日記,對職業體驗過程進行具體描述。(3分)④心得體會一份,內容包括自己對該項職業的社會意義、職業道德要求、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應做的知識儲備等相關內容的理解以及自己在實踐過程中體驗到的困難和快樂。(2分)
4.操作要求:
①班主任在7年級或8年級下學期第12周內,向學生介紹職業體驗活動課程的相關要求,并利用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課程的相關要求,做好動員工作。
②學生于該學期第13周內填寫選題單,確定自己將要體驗的職業以及開展職業體驗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聯系方式。
③班主任以班級為單位統計好學生的選題情況后上報給課題組。
④課題組根據全年級學生的選題情況安排教師到現場進行抽查,以督促學生認真履行職責,圓滿完成任務。
⑤職業體驗活動結束后,學生根據相關要求整理好所需的迎檢資料,并在新學期注冊報名時上交給班主任。
⑥班主任根據評分細則對學生的迎檢資料進行評分,并將成績記錄在學生的個人登記卡中。被課題組檢查到的學生的得分以課題組所打分數為準。
⑦各班按班級總人數的5%向課題組推薦職業體驗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學生,經課題組審核后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