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學院羅清紅院長蒞臨我校指導課改工作
[日期:2016-03-29] | 作者:教科室 2183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16年3月24日下午,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羅清紅院長、盧山老師在成都市雙流區研培中心邱剛田主任、區研培中心發展室趙劍云主任、區研培中心初中室匡世國主任的陪同下,蒞臨我校調研指導課改工作。
羅院長一行到我校先后參觀了我校課改成果展,領導和專家對我校通過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校本化開發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以健全人格教育為核心的德育課程化、活動化等改革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隨后的調研會上,學校高志文校長做課程改革主題報告《系統構建校本課程 努力推進素質教育》,主要從課程結構、教學過程、課程評價三方面的改革向市、區領導和專家匯報了我校扎實有效的課改歷程。當談及課堂教學改革時,羅院長對我校承擔的成都市教育科研課題《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的研究成果和《導學案》的開發編寫及管理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他建議:要把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經驗進行總結。
在談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時,羅院長說: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行整體性規劃、序列化開發、常態化實施、系統化評價,這是一大亮點也是一大特色,特別是使之課程化并常態實施,值得學習和推廣。
羅清紅院長在總結時說:“今天深度了解了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的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的情況,我很振奮,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在課改方面做得很深、很實,概括起來有四大特點;一是“高”:學校立意高、目標高、智慧高,反映出學校對教育事業的一種優雅、高雅的姿態,堅守自己的教育情懷;二是“多”:課程豐富,亮點多,這能適應不同學生群體的選擇,也是對人性的尊重和滿足;三是“實”:學校課改很落實、很接地氣,學校校長有教育家的情懷;四是“化”:把教育情懷化在了整個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中、課堂活動中。最后羅院長還提出了建議:下一步可以在分層教學、移動終端的學習、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做探索性研究,形成大數據智慧效益,并希望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繼續提煉成功的課改經驗,在全市乃至更大范圍內進行推廣。”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盧山老師說:“雙流中學實驗學校以教育情懷推進課程改革,在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探索了一系列的創新舉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學校每個教師既是實踐者又是研究者,在構建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教學的研究中,把學生活動和教師活動有機結合,貫穿于教學各環節的始終。綜合實踐活動課完善的課程體系在全國、省、市都具有開拓精神和示范引領,育人理念得到完美詮釋,希望學校能將這些寶貴經驗進行推廣。”
調研活動中,區研培中心發展室趙劍云主任以一位從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走出去的教研組長談了學校課程開發、課改工作深入推進的情況,區研培中心初中室匡世國主任簡要匯報了雙流區在“聚焦課程課堂、追求卓越品質”的措施,并稱贊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是全區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的引領者,發揮了示范作用。
最后,高志文校長代表學校由衷感謝羅院長一行對學校的關懷與支持,并表示將以更堅定的信念和堅實的步伐深入推進系統課改,為開創成都教育新局面添磚加瓦。
“春雨貴如油”。羅院長一行,給我校帶來了一場春雨,滋養著雙中實驗在課改這片沃土中拔節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