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引領全國——記“全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觀摩研討會暨第五屆學術年會”在廈門召開
[日期:2014-05-20] | 作者:教務處 243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引領全國
——記“全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觀摩研討會暨第五屆學術年會”在廈門召開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全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觀摩研討會暨第五屆學術年會”在福建廈門隆重召開。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校——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作為四川乃至西部地區唯一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該校常務副校長張潤林同志代表學校在研討會上所作的專題講座,和該校語文教師付兵參加的現場說課展示得到與會教育教學專家的高度評價和來自全國各地與會代表的高度贊揚和濃厚興趣。
本次會議由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委員會、《綜合實踐活動與師生發展》項目組主辦、福建教育學院、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和廈門市新民中心小學承辦。
本屆學術年會以研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和實踐問題,總結課程科學評價和有效實施的經驗,展示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實驗和研究成果,推動課程實施,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動學校全面發展為目的。
參加本次會議的有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委員會理事長陳樹杰,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課程研究促進協會主席、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研究會課程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張華,福建省教育學院院長趙素文,福建教育學院教授、《福建基礎教育研究》主編、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項目組核心成員、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委員會副理事長鄒開煌等多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教研單位和學校代表共800多位代表。
會議分為專家報告、部分學校代表專題發言、各地學校經驗交流、優質課觀摩與評比、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與論文評選、課程資源成果交流展示等幾個部分。
專家報告會上,張華教授首先作了《讓學生自由探究生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的專題報告。張教授在報告中談到,十年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了豐富多彩且富有創造性的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者,不管開展得好與壞,從未見到影響“中考”、“高考”的報道,恰恰相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個案卻屢見不鮮。張華教授指出,每一所學校都能自行的把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好,之所以大多數學校尚未能開展或者未能開好綜合實踐活動,是因為當地政策缺位、傳統的控制和學校中對自由的恐懼。張華教授列舉了美國、英國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教育模式與中國的教育模式進行對比,辯證的闡述了當下教育模式的不足,明確的指出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向和前途在于走課程整合之路。張教授的發言引起了全場的轟動,會后與會代表展開了積極討論。
在部分學校代表專題發言議程中,作為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較好的地區的福建省學校和教研單位代表首先發言。福建教育學院鄒開煌教授代表福建省作題為《福建省綜合實踐活動現狀與簡介》的專題匯報;綜合實踐活動名師張群林博士、綜合實踐活動特級教師肖曉陽、綜合實踐活動高級教師黃麗蓉等幾位專家分別展現了福建省近年來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
隨后,分別來自福建、北京、遼寧、四川等地的六個學校和教研單位代表作專題發言。
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常務副校長張潤林作為四川省乃至整個西部地區的唯一代表在會上作題為《加強校本研究,努力開發建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專題發言。張潤林校長首先闡述了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的重要意義的理解。明確提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范設置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亮點和難點。隨后,張校長在報告中詳細介紹雙流中學實驗學校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并分享了該校開發建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經驗:系統改革課程結構,扎實開展課程“三級管理”,努力探索建立評價體系。
張潤林校長介紹到,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校本研究中前行,在專家的引領下發展,在兄弟學校先進經驗吸取中成長,在不斷的探索中完善,給大家帶來了許多驚喜和思考。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該校學生課題研究的自主水平很快提高,初步的科學探究方法基本掌握,學習方式呈現多元,學習效果顯著,學生個性鮮明,靈性活潑。該校的學生課題《關注水資源保護母親河》獲省二等獎,與英國海布里奇中學課題組交流,并帶到2009年哥本哈根國際氣象大會展示,受到BBC電視臺的關注,受到很高的評價。《放飛科技夢想——走進四川省科技館》學生大型科技探究課題獲2011年全國科創比賽一等獎。目前該校已有完善的學生課題350多個,三級課題序列體系基本形成,以校為本的課程資源庫基本建立,課程實施步入常態化。
教師在課程實施中發展,自主開發課程能力得到提高,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學科教師之間加強合作,重視交流,強化實踐,放手學生的指導探究,轉變了教學方式,改變了教學角色,教師把探究式和啟發式教學法自然帶進了學科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主探究,體驗成功,學生學得輕松,發展全面。學校教研活動內容也更加豐富,課程建設和課程開發進入教師的研究視野,促進了學習型專業化團隊發展。
張校長還指出,在欣喜之余我們也看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對課程的監管責任還需進一步增強,教研培訓機構應配套完善,評估體系應加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中、高考內容中應有一定涉及。雖然本門課程的校本化程度很高,但開發課程資源的科學性有待增強,教育價值有待提高,校本研究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對課程的評價需要專家和學校一道不斷研究,推動課程高質量發展。
張潤林校長的發言贏得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委員會副理事長徐宜漢這樣評價張校長的發言:“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開展,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本’,即是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以學校實際為本,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宗旨為本,認認真真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出路,踏踏實實搞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本本分分總結經驗教訓。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所取得的輝煌成績,不僅僅表現出該學校的成功,也反映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正確方向和美好前景。”會后,張華、陳樹杰、鄒開煌等專家、教授分別與張潤林校長進行單獨交流。許多不同地區的學校代表對該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和教學模式極為感興趣,紛紛圍著張校長討教經驗。
在11月2號的優質課觀摩與評比活動議程中,中學組現場觀摩課共上有5堂,各地優秀活動課現場說課9節。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語文教師付兵在活動中給與會專家和代表們展示了題為《走進雙流棠湖公園》的活動課現場說課。付兵老師從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活動課指導思想理念入手,展開說課,詳細介紹該校如何開展活動課的整個流程。本堂說課得到與會專家、評委的充分肯定和各地代表們的高度贊揚。其中展示的該校活動課三級課題管理模式引起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和濃厚興趣。首都師大楊培禾教授評價說:“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三級課題管理模式是近十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中出現的新穎的先進的活動模式,是該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探究的杰出成果,科學有效,值得向全國中小學推廣和學習。” 最終,付兵老師的現場說課在本屆學術年會優質課教學觀摩評比中被評定為一等獎。
本屆學術年會也是 “十一五”國家重點研究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與師生發展》項目的結題會。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被授予“2011年度課題研究先進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委員會理事長、《綜合實踐活動與師生發展》項目組組長陳樹杰先生作了題為《回顧與前瞻——<綜合實踐活動與師生發展>項目匯報》的專題講座。陳樹杰教授首先總結了《綜合實踐活動與師生發展》項目開展五年來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時也總結了五年來研究過程中索取得的輝煌成績。陳教授指出,綜合實踐活動要開展好,領導重視是基礎,師資建設是關鍵,理論思想是引領,制度建設是保障。陳教授說,《綜合實踐活動與師生發展》項目雖結題,但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還任重道遠,我們還需進一步的努力。展望綜合實踐活動的未來,在研究過程中要堅定不移的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的原則,堅持以國家課程為重點的原則,堅持有效實現師生發展的原則。
會議結束,各地專家、學校代表紛紛離場。陳樹杰教授走下主席臺,單獨留下來自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的代表——張潤林副校長。陳教授向張校長更詳細的了解該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先進理念、指導思想和成功案例。陳教授表示,希望下一屆學術年會能在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召開,并誠摯邀請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能參加到“十二五”國家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與學校發展》項目的研究中來。張潤林校長也誠摯邀請陳教授等專家到學校指導工作,陳教授欣然接受。
本屆學術年會,還開展了教學實錄評比和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與論文評選活動,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獲得大面積豐收。教學實錄評比中,由孫久木老師執教的綜合實踐活動匯報課《走進雙流棠湖公園》、羅曉章老師執教的《汽車系統結構與工作》和黃智全老師執教的《數學問題的實驗研究》在評比中分別榮獲一等獎;李英華老師執教的《雙流縣新農村建設典例分析》和萬曉莉老師執教的《投資與理財》分別榮獲二等獎。在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與論文評選活動中,該校胡燕、曠勇、劉燕、張穎等4位老師的作品榮獲一等獎,周宗友、羅曉章、彭熙、劉瑛、牟順成、范永波、蒲明海、陳曉紅、謝娟等9位老師的作品榮獲二等獎。
本屆學術年會,作為國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最高級別的活動平臺,極大的體現了各地綜合實踐教活動教育教學研究性學習和創新能力的水平,有效推進了課程改革的實施。
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作為“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校”,充分的利用這一平臺,在虛心學習全國各地先進經驗的同時也在全國充分展現該校“人本化、規范化、創新化、現代化”的辦學理念和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自覺的把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研究推到最前沿,為全國各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