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沁人心脾 觸傳統引人深思——我校李然老師在省級課題成果推廣會中展示綜合實踐活動選題指導課
[日期:2016-06-21] | 作者:教科室 164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16年5月26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組織的“四川省普教科研資助金課題《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結題鑒定會暨成果推廣活動”在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隆重舉行。成都市教科院、雙流區研培中心和課題承擔單位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共同承辦此項活動。蒞臨活動現場的專家和領導有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委員會榮譽理事長、首都師范大學陳樹杰教授,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委員會理事長、首都師范大學楊培禾教授,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劉建國副所長,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科研管理室王真東主任、王霞副主任,四川省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劉懷明老師,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羅清紅院長,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發展研究所胡燕所長,成都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學學科帶頭人、教育學博士岳剛德教授,成都師范學院初等教育系主任徐猛副教授,成都市雙流區研培中心邱剛田主任,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委員會副理事長、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高志文校長等,本次活動面向全省各地市(州)開放,全省各地市(州)300余位教研員和教師代表蒞臨活動現場。
我校歷史組李然老師與2018級3班同學一起向參會代表呈現了一堂綜合實踐活動選題指導課《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李老師的課程緊緊圍繞四個步驟展開即:
1.微課導入 引發思考
從“中韓端午之爭”這一熱點問題,引導學生對端午節現狀的思考與關注。
2.中韓端午大PK 討論破題
通過中韓端午習俗比較,探討中國端午節的“核心競爭力”。
3.現場調查“你親歷的端午習俗” 對比探究
學生親歷端午習俗統計及課后自主調查,對比古、今端午習俗的變化,正視當今端午現狀。
4.小組討論 提出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提出本組感興趣的中國端午節的研究方向,教師引導、升華,最終從“來龍去脈尋端午”、 “傳統民俗話端午”、“現狀保護看端午”三個方向生成小組三級研究課題。
整個課堂邏輯嚴密,思路清晰。課后,與課專家老師對李老師的課堂給予了積極評價。專家們一致認為該課程最大的特色就是源于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但與此同時又涉及到國家和普通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保護以及傳承。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通過具體的環節及步驟培養學生相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更好的認識了端午節,感知了身邊的傳統節日,將為更好的認識、保護、傳承傳統文化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