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質量提升的策略
[日期:2020-09-03] | 作者:德育處1 2304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1.父母溝通協調一致
母子溝通質量對青少年心理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父親角色的缺失或者疏遠同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父母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在與孩子交往的時間、內容、方式上都存在差異,對青少年心理行為的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與母子溝通相比,父子溝通的整體水平相對低很多。父親與子女之間的溝通缺乏,只有不到25%的青少年經常與父親溝通。相比較父親而言,母親在溝通的主動性和溝通的頻率方面要高于父親,青少年與母親溝通的話題較多且滿意度更高,與母親溝通更多伴隨積極的情感。
父親作為子女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性人物之一,對子女的學業成就、社會性發展以及認知能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發現,父親參與孩子的教育對于母親的消極教養行為具有很好的緩沖作用,也就是說,父親的教養參與可以緩解母親對孩子產生的消極影響。父親的缺席會對孩子的社會性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對男孩而言,父親教養的缺失會使男孩的性別認同弱化。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要積極參與子女的教育,夫妻要通過交流,實現關愛平衡。父母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扮演合作者、鼓勵者和監督者等多重角色,共同參與子女的教育,使家庭生活更為和諧,促進孩子健康發展。
2.使用愛的五種語言
美國著名的婚姻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確定了感情關系中五種愛的語言:肯定的言辭、精心時刻、愛的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在親子溝通中,發現父母和子女愛的語言是很關鍵的,用對愛的語言,才能正確地表達和接受愛。
肯定的言辭,就是要真誠地欣賞,發掘閃光點,表達贊揚或者鼓勵。在子女缺少勇氣、缺乏安全感時鼓勵他們去發揮潛能。鼓勵需要同理心,要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從子女的視角來看世界。精心時刻的中心意思是同在一起。同在一起不單指接近,是給予全部的注意力。當父母全神貫注地和子女在一起,彼此的給予就是愛的一種有力的傳達方式。精心時刻的關鍵在于集中注意力,陪伴孩子一起做事。除了集中注意力,精心時刻還要有精心的對話。
精心的對話,是指具有同理心的對話,在交談的時間,具有同理心地傾聽,讓子女吐露心聲,分享他們的經驗、思想、感覺和愿望。當子女說話時,保持目光接觸,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注意聽他的感受,不要打斷對方。傾聽是建立關系的基石,是溝通的先決條件。父母要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間,真誠地傾聽,理解子女的感受。
愛的禮物是能夠表達出關愛的禮物。禮物不一定是昂貴的,可以是買來的、找到的或者自制的。有時在場做伴也是一種無形的禮物,當子女需要父母陪伴時,用心的陪伴會促進親子關系。
服務的行動就是為在乎的人做事情,比如子女在家主動承擔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做到。家庭成員共同承擔家務勞動,互相關心,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身體的接觸是溝通情感的一種方式,是表達愛的有力工具。在孩子傷心難過時,擁抱會傳達父母的關愛。親子溝通是一個雙向的交互過程,在溝通的過程中,父母準確掌握手勢、表情、眼神、觸碰等非語言信息的使用技巧,不僅可以作為其語言信息的補充,還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傳達的非語言信息解讀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
3.合理使用網絡媒體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使用網絡。截止到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其中10歲以下的網民占4.0%,10—19歲的網民占16.9%。
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親子溝通的方式和渠道越來越多,以社交平臺(如微信朋友圈)和即時通訊(如微信聊天)為代表的新型互聯網應用逐漸成為親子溝通的重要手段。和線下的親子溝通方式相比,網絡親子溝通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使用文字、表情、圖片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在溝通形式上更為靈活。
研究發現,網絡親子溝通是青少年心理社會適應的一個重要保護性因素,借助網絡溝通,可以讓青少年感知到更多的線上社會資本,從而降低其抑郁水平[25]。網絡親子溝通方式多樣,使得親子之間的溝通更便捷,成為線下親子溝通的一種有力補充,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語言交流的局限性。借助新媒體表達心聲的方式為親子溝通打開了新的途徑,有利于親子間的良性互動。但新媒體獨有的碎片化的信息交流方式,雖然增加了溝通頻率,卻忽略了溝通的深度。應合理使用新媒體,同時重視面對面的直接溝通。
4.做學習型父母
親子溝通是父母向子女傳遞知識、技能的主要方式,父母受教育水平可直接影響其溝通能力。提高父母的親子溝通水平,尤其是有關學業的溝通能力是彌補父母人力資本缺陷,提高其子女學業成績的有效方法。
父母的教育背景影響子女的學習成績,調查發現,72%的優生父親具有大學及以上學歷,對來自全國29個省市近80所中小學的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選手家庭背景的研究發現,這些數學成績優異的兒童大都來自高學歷家庭,其中,父親受教育程度在大專以上的占63.4%。在互聯網日益滲透家庭的時代,父母的學習態度是決定互聯網使用對親子溝通影響的關鍵,父母愿意向青少年學習新技術,共同探討互聯網的使用技巧,對親子溝通會起到促進作用。
學業領域的適應與發展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發展任務之一。受教育水平較高的父母能夠運用解釋、澄清等方式進行親子溝通,能夠通過開放、直接、不帶威脅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總之,父母要與時俱進,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網絡學習能力,參加溝通技巧的相關培訓,提高親子溝通的能力,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中國德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