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子課題組2021-2022學年度上期——健全人格課題暨學科微課題典型課例獻課活動
[日期:2021-10-28] | 作者:sweetbear 1971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1年10月26日,生物組2021-2022學年度上期健全人格課題暨學科微課題典型課例獻課活動在初中部五樓錄課室展開。本次活動由龍姿君老師獻課,綜合實踐分學科子課題組成員、健全人格理科課題組成員及生物組全體教師到場聽課。

本節課內容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學第20章第2節的內容《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是一節專業性很強的理論課,涉及生命的微觀結構基礎。龍姿君老師選擇了本組的概念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做為主線,課堂教學過程沿著激趣引題—概念傳遞—概念形成—情境鞏固—拓展升華五個環節進行,在概念傳遞環節展開了學科微課題探究,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引導學生對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進行討論,通過組內及組間的交流與討論,鍛煉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增進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基本的生命觀念。

在健全人格要素滲透方面,為充分貫徹學校健全人格思想,龍姿君老師和全體生物組老師一起,認真發掘了可滲透的要素和方法。希望通過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滲透,以加深學生對善良仁愛、堅毅性、自信的理解。主要通過對21三體綜合癥的講述并用視頻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21三體綜合癥者的經歷,讓學生感受堅毅性,形成基本的關于“善良仁愛”的道德認同,有同情心、樂于幫助弱者和處于困境中的人。讓學生堅定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事能堅持,有毅力,培養持之以恒,堅韌不拔的品質,以及對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實現的目標抱有信心,自信才是前進的動力。

本節課內容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學第20章第2節的內容《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是一節專業性很強的理論課,涉及生命的微觀結構基礎。龍姿君老師選擇了本組的概念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做為主線,課堂教學過程沿著激趣引題—概念傳遞—概念形成—情境鞏固—拓展升華五個環節進行,在概念傳遞環節展開了學科微課題探究,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引導學生對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進行討論,通過組內及組間的交流與討論,鍛煉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增進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基本的生命觀念。

在健全人格要素滲透方面,為充分貫徹學校健全人格思想,龍姿君老師和全體生物組老師一起,認真發掘了可滲透的要素和方法。希望通過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滲透,以加深學生對善良仁愛、堅毅性、自信的理解。主要通過對21三體綜合癥的講述并用視頻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21三體綜合癥者的經歷,讓學生感受堅毅性,形成基本的關于“善良仁愛”的道德認同,有同情心、樂于幫助弱者和處于困境中的人。讓學生堅定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事能堅持,有毅力,培養持之以恒,堅韌不拔的品質,以及對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實現的目標抱有信心,自信才是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