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述職報告——陳國華
[日期:2023-01-16] | 作者:dangwu 1318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2 年 述 職 報 告
課程與教學處副主任 陳國華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我們告別成績斐然的2022,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23。過去的一年我們有付出也有收獲;我們有歡笑也有淚水。2022年,在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按學校工作安排與課程與教學工作計劃,有序開展工作,履行了自己應盡的職責,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我把本年度所作主要工作向大家匯報,請大家評議。
一、扎實推進學校常規教學管理工作
開學之前,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制定學期課程與教學計劃;按照計劃,狠抓集體備課的落實,上課環節的檢查,課外作業的規范,階段考試的嚴格組織,成績分析的有效應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做到了布置合適,檢查落實,反饋及時。學期初組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年級組長、名師工作室導師,共同研制本學期課程與教學計劃。請骨干教師對工作中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的解決作經驗分享。
組織教務員督導師生常規教學。教務處值日員每天認真檢查早晚自習,嚴格登記師生遲到、自習。特別地,晚自習最后一節教務員堅持了“不講課、不考試、不視頻”的檢查確認,并對科任老師對學生個性化輔導情況作了詳細記載和通報。堅持了學生課堂日志的按時收發,認真批閱,及時上報。堅持了期初收查老師《教學教研工作手冊》的常規,認真檢查了老師成績分析報告的填寫情況,核查了老師聽課節數。通過管理,本學期無重大教學事故發生。
紀律和上課情況。通過管理,本學期極少遲到、無人缺席曠工,教學秩序良好。
2022年對學校教學工作來講是很艱辛的一年,新冠疫情給教學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9月因為疫情原因不能按時開學,課程與教學處堅持組織線上教學工作,保證學生正常學習。同時加大線上課堂監管力度,分年級設立課堂監督巡查組,保證教學質量不打折。12月7日以來,師生均面臨大面積感染病毒,我們堅持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教學,健康的老師在教室同步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患病的老師居家為學生線上授課,全校沒有一個班全面停課,保證教學順利進行,保障教學質量不打折,贏得上級部門及社會的好評。
落實集體備課管理。各教研組備課組嚴格按照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的方式開展教研活動,安排教務員每周現場考核并全程參加集體教研活動,對教研主題、方式、狀態詳細記載并現場打分評價,對不正常情況及時處理。安排專人每月抽查部分老師學科課程教學設計,就教學設計時間、個數、個性化增刪、教學反思等重點檢查并記載,對教學設計不合要求的情況進行整改;并且督促集體備課的教學設計、學歷案、課件保持一致性。
認真做好師生的評價工作。教務處重點放在了教研活動、階段性考試、學生問卷調查和學生座談上。從教研活動情況看老師的工作狀態,從學生成績看師生的教學情況,從學生問卷和座談了解師生的管理情況,對履職不到位的師生給予及時的幫助。半期考試后向家長調查對本校教育教學滿意程度,涉及課程設置、作息時間、作業、學生評價、教師(師德、專業知識、態度)、家校溝通等維度。問卷采用問卷星,家長會時將二維碼貼于教室門口,家長掃碼參與。全校共計2610名家長參與調查;各項指標非常滿意、滿意基本達到98%,其中對于課程設置、教師態度、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師德素養滿意率均超過99%,不滿意率低于1%。
促進學校信息技術水平以課題研討形式推進信息中心、中控室的管理。信息中心教師首先承擔了學校信息技術課,還順利完成了學校微機的維護與更新、輔助教學的軟件開發、網上閱卷掃描分割以及智學網系統老師培訓等工作。在原有中控室基礎上成立教育技術教研組,較好地完成了設備的安裝與維護、學校信號的調試、各種會議或活動的音響、各類考試的廣播、教師經常性錄課、多媒體的安裝與使用等工作。同時組織信息技術課題組向家長宣傳解釋,組建智慧課堂教學班。
二、完成學校課程建設和改革工作,尤其是推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今年11月完成國家級教學成果將申報: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已結題”,在總結課題研究的基礎上,組織課題組老師們精心打磨,形成了“從學科到廣域:實踐育人課程體系建構的中學樣本”成果并于今年11月完成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申報。
組織課題組老師參加一系列全國、省、市、區的各項學術活動,成果豐富。第十六屆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學術年會,會議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跨學科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核心素養培養等相關內容。中學說課交流環節,全國共推選出9節展示課說課,我校作為“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先進單位”位列其中,張穎晨老師以《一半煙火一半詩意 黃龍溪古鎮旅游業現狀與發展研究》為題,以說課形式展示了我校跨學科實踐學習課程的開展,榮獲全國一等獎。
在成都市教育局舉行的成都市勞動教育典型案例征集活動中,我校作為雙流區的三所典型案例學校之一,被推薦參加四川省勞動教育典型案例征集單位,在勞動教育課題組、社會實踐課題組和總課題組的通力配合之下,我們分別從課程背景分析、工作目標、課程建設、實施途徑、支持保障和亮點特色幾個方面詳細展示我校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組織參加第一屆成都市中小學勞動教育說課比賽榮獲佳績:2022年10月28日,成都市中小學勞動教育說課比賽中,我校李舉梅老師以“紅薯苗扦插”課題,展示了勞動教育農業生產勞動種植類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榮獲中學組一等獎。
組織參加成都市首屆綜合實踐和勞動教育論文評比獲獎豐碩:2022年11月,在成都市教科院和成都市教育學會舉辦的成都市首屆學綜合實踐活動和勞動教育學術論文評比中,我校收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在所有參賽的學校中,我校不論是獲獎的數量還是獲獎的質量都位于前列。
組織學科微課題開發與實施:2022年11月28日,我校《學科微課題開發與實施》專題研討會在學術廳開展。此次研討會由高校長主講,學校各部門領導,小學、初中、高中各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學科督學、名師工作室導師、各備課組執筆人員和分學科課題組全體成員共計120余人參加會議。會后督促各教研組落實修訂序列,在教學活動中落實。
組織學校課改成果展廳建設尤其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展示設計:根據學校陳列室規劃要求,按照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和我校辦學特色,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展示板塊劃分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簡介、分學科小課題課程簡介、跨學科綜合課題課程簡介、小組研究性學習課程簡介、勞動與技術課程簡介、社會服務與職業體驗課程簡介、差異化閱讀課程簡介、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簡介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課程簡介。每個板塊圖文并茂展示該課程的背景、開發與實施的主題序列以及課程開展的效果和評價等。
課程建設與管理工作是學校中心工作,面臨的困難大,頭緒多,在工作中還存在諸多不足,比如常規管理中執行學校制度時與老師的溝通還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本人擔任的工作比較多還存在部分工作細節不夠精細,在新課程方案新課標尤其是核心素落地的研究方面還存在很大空間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優化工作方式,改變工作作風,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課程與教學處 陳國華
2023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