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四川省義務教育新課程·新課標歷史省級骨干教師培訓活動
[日期:2024-11-22] | 作者:教科室 382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11月23日,四川省歷史骨干教師新教材、新課標培訓在我校舉行。此次培訓旨在增強初高中歷史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對《歷史課程標準》的解讀能力和統編版歷史新教材的整合能力。
23日上午,我校蔣璐老師展示了《中華文明的起源》一課。蔣老師將整節課劃分為“述遠古傳說——溯源華夏”、“探古城遺跡——實證中華”、“尋文明之光——滿天星斗”三個部分,以學生講述遠古傳說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梳理傳說中蘊含的歷史信息;由良渚、陶寺古城的考古推論落實唯物史觀;結合地圖分析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體、匯聚中原的特點。最后,通過遠古傳說中體現出來的古代勞動人民的精神品質和文化基因,感悟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涵養家國情懷。
隨后由李然老師進行《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的開發》一課的展示。李老師以魏晉南北朝陶俑的“穿越千年的微笑”導入新課,課中李老師巧用希沃平板智慧課堂,以小組合作進行史料研讀、分類為“六朝博物館策展”等方式,循循善誘,發揮學生主體性,將中國古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發展這一艱深的課題具化為生動的情境,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
隨后,我校晉云萍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場《共研新教材·共建新課堂》的講座。晉老師介紹了新教材的變化,并舉例深入探討了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深度教學,以適應新教材的要求。同時提出深度教學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和批判性分析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并強調深度教學要注意教學立意的高度、情境創設的效度、問題探究的深度、史料教學的信度以及家國情懷的厚度。
活動最后,成都市雙流區歷史教研員李小園老師高度評價了本次培訓活動。
教材是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重要依托,師欲善其教,必先研其材。新教材的修訂和使用,不僅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更是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力舉措。相信老師們在義務教育歷史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能夠創造出一批鮮活的經驗,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提升。
撰稿:胡敏霞 審核:晉云萍